八巨“行走的课堂”赋能干部培训
2025-05-27 07:52   浏览人次:

  本报讯 (张萌 张军) 近年来,八巨镇多维度打造“行走的课堂”教育培训模式,坚持把“课堂”搬到现场,将实训融入实境,串联教学资源,在“行走”中实现入脑入心,有效激发广大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深挖镇域资源,打造精品专线。打造薪火传承研学线。将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有效结合,以红色典型为主线,开辟盐阜印钞厂、新四军3师野战医院、刘嫂纪念碑、东兴庄“伏击战”遗址、前案村史馆等红色教学点。打造崇德尚廉研学线。用好用活廉政文化资源、廉洁县长朱志荣家风家教故事,提炼挖掘八巨籍30多名热血儿女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故事内核,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现场教学。
  突出主题特色,优化教学内容。优化培训“精”度,实现“一个点”就是“一堂课”,满足党员干部多样化需求。优化教学“新”度,丰富“现场体验+讲解介绍+研讨互动+学员讨论”现场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走进前案村史馆,馆内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前案村的红色文化历史与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历程,党员干部详细了解从曾经的“空壳村”到如今“示范村”的蝶变之路,深刻领会乡村发展背后凝聚的无数心血和汗水。优化效果“实”度,常态化开展“红色讲解员”等活动,不断丰富红色体验、红色宣讲、“于集街”文创展示等教学内容,让干部教育培训融入烟火气、融进书卷香。
  优化机制模式,提升培训效能。探索建立职能部门、企业、属地单位等联建机制,建立教学点,明确相关责任,细化工作举措。通过培训提升、跟岗锻炼、鼓励激励等,打造一支“政治好、业务好、形象好”红色宣讲员队伍。借助镇全民创业园企业集中优势,推动培训课堂有机融入八巨经济发展,创新探索“现场教学+产业经济”融合新模式,有效激活产业新活力。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