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琪) 今年以来,滨淮镇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文化赋能、志愿服务等多元举措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摒陈规弃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先行,筑牢文明根基。建立健全移风易俗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以村民代表大会为平台广泛征集民意,制定出融合历史脉络与新时代要求的《村规民约》。同时,聚焦群众主体地位,开展“红黑榜”亮晒、优秀党员评比、“六好”家庭评选等活动,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成效。
文化赋能,树立文明共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盘活文化墙、文化广场等阵地资源,常态化组织文化下村演出。此外,通过举办“道德讲堂”、编排“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等形式,用群众听得懂、乐于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让摒弃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陋习成为共识。
志愿服务,推动文明实践。针对婚丧嫁娶中的突出问题,成立红白理事会,吸纳退休的村(社区)组干部、乡贤、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作为核心力量,完善议事制度。各村(社区)以红白理事会为载体,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实践我先行”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如今,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在该镇落地生根,村民主动践行新风,乡风面貌焕然一新。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