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构建海洋产业新格局

本报讯 (记者 唐颖) 今年以来,我县充分发挥“大绿能、大空间、大物流”等资源优势,坚持聚力沿海全链条布局,积极构建海洋产业新格局。
  高水平编制滨海港片区国土空间“1+6”详细规划,围绕打造风电母港,持续做大海工装备产业。用好“绿色化工园区”金字招牌,不断做优新材料产业。依托海洋智算中心,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引育。绘制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图谱,加快形成配套产业集聚区。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全力推进100万千瓦近海风电等重大项目建设,探索“火电+CCUS”试点示范应用,积极申报中央储备煤基地,持续攻坚绿色氢氨醇产业基地项目、绿电直连试点建设,全力争取国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依托冷能交换中心,打造国家级冷能利用示范区。丰富零碳应用场景,争创国家级零碳园区。
  与此同时,加快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全力做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连申线二级航道的服务保障工作,年内开工建设大件码头、北区通用码头三期等项目,加快办理北港池 2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码头手续,同步推进北疏港航道“四改三”前期工作。深化与沿淮城市及省港口集团的合作,提速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现代物流体系。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