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颖
7月的午后,城北春风庭小区内,来自京港家电维修公司的张荣成从货车里卸下3台空调外机,每台30多公斤,叠在一起足有一人高。刚在上一家空跑一趟的疲惫还没散去,张荣成抹了把额头上混着灰尘的汗水,深吸一口气,弯腰扣住最底下的纸箱,腰背猛地发力,把空调外机往电梯里推。电梯门开,一股热风涌进来,拍在张荣成汗湿的后背上。
二楼楼道空荡荡的,张荣成敲了敲业主家的门,却无人回应。“实在不好意思,在外面办事耽误了,一会儿就到。”电话那头,业主连说抱歉。“还得跑一趟。出风口的装饰板还落在货车里。”张荣成喘着粗气把空调外机和工具包都堆到墙边,抹了把脸,便转身走下楼去。
刚把装饰板拿上楼,张荣成的手机就响了,是美的空调安装工黄师傅:“到小区门口了,你在哪栋?”“6栋。”张荣成的声音带着粗气。电梯门开,黄师傅背着工具包往里冲。“业主还没到吗?三台挂机,咱俩搭把手能快点。”黄师傅拍了张荣成后背一把,掌心印在湿透的衣服上。
说话间,业主赶到打开了门。张荣成赶紧和黄师傅把空调内外机拖进屋里。黄师傅抱起一台挂机往主卧走去,白色边框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和他黝黑的胳膊形成鲜明的对比。
“夏天的活确实不好干,现在在室内装还好,一会儿室外装外机更热。有时候太阳光直射在安全帽上,隔着帽衬都能感到灼痛。固定支架的时候,金属件被晒得滚烫,温度能达到70度,手根本不能碰。”张荣成蹲在客厅,一边拆着外机包装一边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是空调安装工的夏日日常。清晨5点半开工,到下午4点,张荣成已经完成了9单安装。这个季节,忙到深夜也是常态。
记者看到,张荣成的工具包装得满满当当:冲击钻、水平仪、铜管、扎带、真空泵,加起来近40斤。“爬楼时这些家伙什撞得后背生疼,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张荣成说。“先定内机位置。”黄师傅在主卧喊,声音混着冲击钻的嗡鸣。张荣成拿着水平仪跑过去,黄师傅正踩着木梯在墙上画标记,汗水顺着他的安全帽系带流进眼睛,他却腾不出手擦,只能使劲眨着眼,睫毛上挂着亮晶晶的汗珠。三台内机挂好时,阳台的瓷砖已经被两人的汗浸湿了大半。
“外机我来挂,你递工具。”张荣成系好安全绳,黄师傅又在旁边拽了拽卡扣,确保每个接口都咬得紧实。张荣成将半个身子探出望了望窗外,一个跃起便向楼外爬去。张荣成蹲在通风口处,一手稳稳托住支架,眼神专注。窗口的黄师傅配合着调整支架角度,两人默契十足。“今天二楼算轻松的,遇上二三十层的,风一吹人会晃悠,脚下就是悬空的,手心全是汗。”黄师傅告诉记者。
第三台外机固定好时,太阳已经斜斜地挂在楼顶。黄师傅在阳台接铜管,手指捏着扳手转得飞快。张荣成爬回阳台时,安全绳勒得肩膀生疼,解开卡扣的瞬间,记者瞥见他的工装后背汗水干透后结出的盐霜,像层硬壳贴在布料上。试机的瞬间,3台空调同时吹出冷风,黄师傅和张荣成对视一笑。
张荣成摸了摸被晒得发烫的后颈,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嘟咕嘟”灌了几口。收拾好工具包,张荣成和黄师傅又急着赶往下一个安装点。他们并肩走出小区,身上的工装像两副沉甸甸的铠甲,守护着整座城市即将到来的夏夜安宁。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