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伟为
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4项增速全市第一、10项增速居全市前三。工业投资增长34.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24.9个百分点;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2%、12.5%,增速均列全市第二。这是去年我县在经济主战场,一刻不停抓项目取得的显著成绩。
海阔,潮涌,风正劲。我县正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奋力跑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度,以工业经济的“进”,支撑发展大局的“稳”、发展质态的“优”: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超亿元项目133个、79个、5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7个、3个、4个。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全国首座LNG冷能交换中心,零碳产业园实现可溯源绿电接入,上海电气全球最大风电试验平台投运,全国首家陆上冷水鱼养殖项目正式运营,投资60亿元的海洋智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产业强县、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我县激发创新动力源,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产业技术创新一日千里。“我们深入推进‘企业大走访’工作,兑现企业2023年度转型升级、智改数转奖励、科技创新等资金超亿元,帮助72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累计减免税收6515.4万元,在全市率先打造涉企执法智慧监督平台,执法部门对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7%。”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我县争当惠企排头兵,一心一意优服务,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创新开辟“涉企综合服务区”,让整个县域经济的营商环境更具吸引力。
作为风向标的“新春第一会”,不仅有着催人奋进的鼓舞作用,更蕴含着全年发展的核心内涵。新年上班第一天,我县就召开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吹响“集结号”,为新的一年明晰工作方向和路径。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我县驰而不息抓项目、稳增长,吹响复工复产总号角,各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拓市场,力争实现“开门红”。位于东坎街道创业园内的雄越石油机械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在连绵不绝的机器声响中,一件件高标准产品下线上市。“红火的开局,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我们引进了韩国斗山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日本松下焊接机器人等设备,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下一步将在设备硬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新产品的探索与开发,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
县工业园内的矽润半导体公司,同样迎来了“火力全开”的复工复产场景,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忙碌着,公司上下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为实现全年目标开了好头、起了好步。“我们正月初六正式恢复生产,目前公司员工已全部到岗到位。”矽润半导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前,公司的生产部门已将复工复产需要的物料准备到位,初六复工前,技术员对公司的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确保各条生产线能够顺利进入生产状态。”
企业“动”起来,招商“跑”起来,重任千钧再奋蹄。从“点”到“面”再到“链”,我县奋力攻坚重特大项目和“四新”项目,围绕壮大海洋经济抓招商,聚焦厚植绿色优势抓招商,着力强化链式思维抓招商,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让新质生产力在门类齐全的产业脉络中不断奔跑,加速延伸。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不断延长的产业链、科创链中,我县以不断应对挑战的坚定姿态立新谋远,推动工业经济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