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尽全力描绘青春底色——县法院青年干警风采掠影
  又是一年“五四”时。在县法院,有这样一群“80后”“90后”,他们朝气蓬勃、意气奋发,他们心向法治、敢于担当,他们把青春刻在法庭的每一个角落、写入文书的每一个字符、融入与群众的每一次交流,用满腔热忱弘扬“五四”精神,以孜孜不倦、奋力拼搏的实际行动,描绘着他们的青春底色。
  立足本职 下好“本手”
  诉前调解、立案信访、开庭审理、巡回审判、执行查封……作为生力军的青年干警们,奋斗在执法办案第一线,以人民满意为标尺,以法律依据为准绳,用心擦亮新时代司法的为民底色。
  “您好!我们是县法院干警,为您提供上门立案服务。”为让老百姓打官司实现“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去年以来,面对行动不便、难以到现场立案的特殊群众,县法院青年干警主动提供上门立案服务,这一暖心做法经省委政法委微博转发推介后,获得广大网友的频频点赞。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向海图强,护航有“我”。为了更好地将青年力量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法院专门成立由8名骨干组成的青年先锋队,开展“红心护深蓝”专项服务,靠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余起,为盐城港滨海港区的顺利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越是吃劲的岗位,越是青年干警实践锻炼的“主战场”。
  “凌晨执行”“假日执行”,这些都是执行工作的家常便饭。披星戴月,不畏严寒酷暑,查封清点、现场记录、扣押拍卖……县法院青年执行干警们胸怀“舍我其谁”的信念,重复着与时间赛跑的最快竞速,皆为走好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将群众的“纸上权利”兑换成“真金白银”。该院执行局被表彰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普法创新 下出“妙手”
  “法官姐姐,这个我知道!”在陈涛镇中心小学,学生们纷纷举起手,与走进学校开展“法治护航 伴你成长”普法活动的青年法官进行互动。这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一幕被记录下来,并获《人民法院报》微博转发推介。
  “让孩子们初识法律、感知法律、敬畏法律,是我们的使命。”这是深刻在县法院青年干警脑海里的一句话。他们组成“青春护卫队”,让小朋友们触摸法徽和法槌、试穿法袍,让他们从镰刀和麦穗中了解司法为民的内涵、感受法律的温度;把学生带进法庭,在庄严的国徽下,“沉浸式”感受法律的维度;精选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深刻的故事与教训,让学生们体会法律的尺度。因工作突出,该院民一庭被表彰为市级“巾帼文明岗”。
  讲述平凡案,微说法理情,传递好声音。紧跟时代潮流,紧扣普法需求,县法院自创《凡案微语》案例普法栏目,每期节目精选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案例、典型案例,青年干警化身“法治主播”,解答群众最关心的法治问题,以“小案件”说透“大道理”,让活的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谨防诈骗”微视频里,青年干警们过了一把“演员瘾”。他们扮演“骗技”多样的诈骗犯,现身说法讲述“养老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手段,揭露诈骗套路。同时组织干警走进公园、社区,开展面对面反诈宣传,帮助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
  精研实干 力避“俗手”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面对正处于苦练本领、增长才干这一黄金时期的青年干警,县法院以“提起笔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办事”为目标,引导青年干警充分动起来、适当“卷”起来,快速成长为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的有用之才,着力锻造本领过硬的青年干警队伍。
  薪火相传、结对帮教是县法院促进青年干警成长的“不二法宝”。该院建立“青蓝结对”机制,择优抽选资深法官与青年法官助理结对助长,教方法、教技能,构建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养才育才体系。
  强根才能固本,枝繁才会叶茂。该院注重建好执法办案主阵地,让青年法官助理协助审理重案和要案,在磨练中加速成长,先后涌现出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先进个人、执行裁判工作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身处新时代,法律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审判技能和方法不断创新,青年干警唯有勇攀知识高峰,方能用汗水浇灌收获。
  从“青年干警大讲堂”到“求实大讲堂”“法官大讲堂”,县法院根据不同条线青年干警培养需求差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助力补短板、精业务、练本领。同时,组建青年法学研究小组,挖掘热点问题,推进司法调研。2022年以来,该院青年干警撰写的一则案例入选最高法发布的“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14篇调研文章被《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1名青年干警入选全省法院调研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