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淮镇聚焦群众需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争当黄河故道文明实践示范带建设排头兵。
发挥资源优势,建强建好实践阵地。继续推进全镇范围内农家书屋、广播站、文化广场、学校等各类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细化村级文明实践站建设内容、运行程序等,重点打造新岭村、梁港村等5个文明实践示范站。充分发挥好黄河故道地理优势,以滨淮葡萄品牌为依托,新建公玉村葡萄基地文明实践站,全力打造“世外‘萄’园”助农惠农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弘扬文明风尚,配全配强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挖掘志愿者人才资源,根据镇情实际,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事项,重点打造3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由镇党群工作局牵头,百姓名嘴志愿者组成的“理论先锋”服务队,充分利用各村广播系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惠民政策宣传,用家常方言、朴实话语把党的理论、惠民政策送到寻常百姓家。依托镇级红白理事会、各村红白理事会组建的“文明先锋”服务队,在积极带头践行乡风文明的同时,开展抵制滥办酒席、低俗婚闹的宣传,常态化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建议,为建立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机制提供“百姓心声”。
聚焦群众需求,丰富服务活动项目。瞄准传统赶集日交通秩序、安全事故等相关问题,开展“美丽乡村行,文明赶大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志愿服务项目;聚焦老年视障群体,在镇为民服务中心、银行、电信等窗口单位,开展“我是你的眼”助残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定期开展“点亮一盏小橘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起课外兴趣,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围绕长效常态,探索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积分管理机制,推进服务活动由“被动服务”到“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台账,综合考虑志愿服务时长、难易程度、贡献大小等给予志愿者相应的积分奖励,并进行登记管理。探索建立“积分微超市”兑换服务,对达到一定分值的群众志愿者给予先进评选资格,将干部志愿服务情况作为个人评先评优重要参考事项,不断激励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