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百亿级台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实现了全面小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经济增速;创成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由72.8%提升至87.4%;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复评“三连胜”,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获评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县……
翻看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答卷,经济强的成就显著,百姓富的成果丰硕,环境美的成色更足,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成效彰显,群众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新生活。
高质发展提速提效
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弘扬敢战能胜的斗争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港口规划定位系统提升,综合能源基地正式获批,滨海港正式对外开放,滨海港铁路专用线开工,滨淮高速全面启动,滨海人数十年的“海港梦”升级为“大港梦”;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融入上海“两小时经济圈”和北京“一日商务圈”,我县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全面理顺园区和招商工作体制机制,确立省级经开区主导地位,“全民招商”迭代升级为“专业招商”;纵深推进“三项清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更好运用市场化手段,助力重大项目落户,设立两支产业基金;扎实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底端落后产能基本出清,本质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创成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建立全省首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提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农旅·朗坤农科园,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嵌入农业生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启动城东片区开发、城北片区改造和2.5产业带建设,解决了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开发建设等领域积累的一批问题……
民生温度可感可知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把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将人民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每年80%以上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
群众获得感着力提升。新建新型农村社区48个,1.4万户农户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获评省农房改善工作先进县,住有宜居加快实现。县镇村三级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社保、养老、兜底等保障网络持续织密,人民生活更有保障。“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实现市县镇村公交一体化,创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群众幸福感稳步增强。推进教育惠民“四项工程”,加大新改扩建学校力度。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新县人民医院、妇保院年内投用,县第三人民院建成运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全面覆盖,医疗保障待遇水平逐年提高。丰富优质文化供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封顶,博物馆即将布展,淮剧《首乌花开》获省优秀剧目奖。
群众安全感有力守护。网格化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平安滨海”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平稳可控,金融安全防线稳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
管党治党从严从实
始终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用好用活“三项机制”,评选“四比四争”“金牛奖”“蜗牛奖”,推出《民情直通车》电视问政栏目,既“促有为”又“治不为”,形成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在优化结构中增强战斗力。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和镇村换届工作,提拔重用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全面推行职级晋升,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
在“充电提能”中强化落实力。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四巡”工作机制,实施“千培百训工程”,开设“滨海大讲堂”,建立村干部学院,推进“后浪计划”,选派干部到一线岗位历练,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履职能力全面提升。
在严抓严管中提升执行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整治省委巡视和省纪委专责监督反馈问题,压茬推进“正风肃纪镇村行”“正风肃纪看机关”活动,实现巡察全覆盖,干部队伍纪律意识、制度意识全面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