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7月6日,家住东坎街道城南社区的张崇显老人,快要80周岁了,城南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中,为他办理尊老金。“由于年纪大了,腿脚不太方便,以前去居委会咨询办尊老金,听工作人员说要填表,还要提交好几种材料,而且办理的时间也很长,现在坐在家里用手机操作就能办好,这太方便我们老年人了。”张崇显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是“我为群众办实事”20个重点项目之一。该项工作于去年12月份正式启动研发,今年3月17日,有关试点事项上线试运行,共上线了“老年人尊老金的发放”“老年人优待证”2项“秒批秒办”事项和“我要开药店”“我要办退伍”2项场景式“一件事”。
  记者了解到,“秒批秒办”事项依托“我的盐城”APP,通过市大数据中心,由平台系统自动从公安人口信息库中抓取申请人身份和户籍信息,人脸识别申请人身份,省去了过去本人亲自到现场办理和村、镇、县三级受理、审核、转报的环节,将原来需半个月办结的尊老金和5个工作日办结的老年人优待证变为网上实时“秒批”,真正用“数据跑路”代替了“老人跑腿”,改革成果惠及全县20多万老年人,有效破除了老年人“办事难”问题。
  在前期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通过3个月的努力,我县又新开发完成了“公共卫生许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粮食收购资格认定备案”等20项“秒批秒办”事项;同时“我要开商超(便利店)”“我要办农家乐”等6项“一件事”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普通货运)许可”等40个二次录入事项的系统研发工作,正在逐步上线投入运行。
  “以前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时候,我跑了好几次窗口,还提交了不少材料。”昨天,丽锦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副总徐卫罗说,“现在我在公司网上就可以直接办理,不用去窗口,而且几个表单都是自动生成的,也不用动手填写,我只需对照事项相关要求提交材料,并作出信用承诺,提交之后,最多一两秒,系统就自动办结了,审批进度也会显示在眼前。以前要十几天才能办好,现在是秒批秒办,我觉得真是太便利了。”
  “当前,我县新完成‘我要开商超(便利店)’‘我要办农家乐’等6项一件事的系统研发工作,申请人只要在网上一次提交,平台自动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各部门业务系统,部门业务系统的审批结果也自动回推到‘一件事一次办’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网上流转的‘一件事’并联审批。”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说,以“我要开商超(便利店)”为例,共集成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食品经营许可、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等5个部门的6个事项,办事对象由原来最少跑12次变为最多跑1次,申请材料由50份压缩到36份,压缩28%,办理时限由24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压缩79.2%。
  针对当前各级各类涉企政策繁多,企业对各类惠企利企政策难查询、难掌握、不知晓,导致各级政府的惠企利企政策未能完善落实到位的问题,我县开发了“惠企一键通”平台,构建了“1个平台集中管理、2个端口融合建设、3个主题提供服务”的高效为企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打造成为企服务的“总客服”,通过“12345”平台集中扎口管理和高效流转机制,提供企业诉求、政策发布、事项审批等主题服务。平台已实时收录、分解、发布国家、省、市、县四级各类惠企政策3769条,通过建设企业和政策两大信息库,精准建立企业需求图谱和政策画像。全县已累计办理各类企业诉求29件,办理满意率达100%,受到企业的高度好评。
  下一步,我县将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梳理我县高频事项清单,将高频事项清单内可实现“秒批秒办”的事项优先进行系统研发,精简材料、整合环节、再造流程,最大限度扩大改革的受益面。围绕“网上办、集成办、一次办、智能办”的要求,加大项目攻坚力度,稳步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工作,将电子签名等更多的改革举措融入其中,让企业群众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加快建设“滨海e企通”服务平台,强化建设企业和政策两大信息库,推动各类惠企政策实现一端通查、一键匹配、一网通办、一键兑付,打通政企信息通道,切实为企业纾困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