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彰显社会进步;乡风文明,淳美和谐家园。走进八滩镇,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今年以来,该镇巧抓关键点,多措并举,把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一股股清风吹进洁美的家家户户,节俭养德、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逐日养成。
“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把移风易俗做实做细,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减负。”如何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深入民心?八滩镇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该镇成立民俗活动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全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带头移风易俗的有关纪律规定,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为老百姓树立榜样。
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六进”活动的同时,该镇还注重拓宽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成立了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督察组,对全镇各村(社区)的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通过走村入户督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村(社区)干部对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意识,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的同时,该镇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纠“四风”的重要内容,收集受理群众举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操办或参加大操大办民俗活动等行为,开展责任追究,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将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领导干部年度述责述廉、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八滩镇更在“巧”字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做法,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资源优势,将移风易俗融入其中,让“除陋习、树新风”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
这几天,该镇退休老教师陆崇贵家很热闹。眼见村里几位老人集体生日会的日子越来越近,卫东村村民志愿者、村组干部齐助阵,一起商讨着生日会筹办事宜。原来,从去年开始,卫东村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村里为7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 每个季度举办一次,每次都能吸引上百名老人参加。
“我们着重弘扬孝道文化,以孝治村,村里的老中青都会来参加生日会。在弘扬孝道文化的过程中,一些陈旧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卫东村党总支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举办集体生日会,全村人的心更齐了。像卫东村这样的变化,也在八滩镇的其他村(社区)上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移风易俗的推进,讲排场、铺张浪费、比富斗阔等陋习不见了,全镇上下逐步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百姓纷纷点赞。
而这背后,离不开老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该镇还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节办、神事不办”写入村(社区)村(居)民公约,并明确规定了村(社区)民俗活动的操办规格。
在该镇岔河村,老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与此同时,镇里建立了由村干部、老人协会为主的“移风易俗劝导队”,在劝导村民民俗日不宴请、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村(居)委会还引导村(居)民讨论修改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民俗活动大操大办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该镇累计缩减开支上百万元,减轻了群众负担。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既是一项关系社会进步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一项有难度、容易反复的工作,需要深入抓、持久抓。”八滩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拓展创新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新方法,把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开展下去,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