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洋村:念好黄豆“产业经”
  编者按:为充分展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激励全县广大干群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本报从即日起开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专栏,记录滨海大地上的奋斗足音、温暖幸福的小康故事。
 
  走进正红镇昧洋村豆腐坊,每天中午12点左右,工人们在飘散着浓郁豆香的豆腐坊里忙碌着,他们哼着小曲把做好的各类豆制品分类、包装,再由专门的运输人员送到周边销售点,送到县城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
  “近年来,昧洋村豆制品和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菜市场、饭店建立了供货关系,消费者的反馈都比较好,订单量一直保持旺盛。”村党总支书记蒯红冰高兴地说。
  昧洋村豆腐朱氏传人朱石岑于2017年创办昧洋村豆腐坊,同时申请注册“昧洋村”品牌商标,坚持传统工艺,以本地优质大豆为原料,采用卤水制作,不用添加剂。在镇村支持下,成立水绿生态有限公司,以昧洋村豆腐为品牌,努力做大做优豆腐产业。
  “这几年,豆腐坊规模逐渐扩大,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平时还能照顾家里。”在豆腐坊打工的村民陈必会自豪地说。
  近年来,昧洋村把昧洋村豆腐坊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项目来发展,先后吸纳孙玉清、陈玉梅等10多位低收入农户在豆腐坊打工,让他们获得可观的收入。
  经过前期的反复实验和调试,目前昧洋村豆腐坊新上豆腐皮、豆腐干等多条生产线,不仅生产出鲜美的豆腐,还以豆制品深加工为主,制作豆腐皮、豆腐干、千层、素肠和素鸡等。以精美的外包装和富有乡土特色的商标名称,一个“村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豆制品加工模式就这样形成。
  正红镇负责人说:“一粒小小的黄豆,唱响致富奔小康的高歌,演绎农民增收致富的经典。下一步,我们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以昧洋村豆腐坊为龙头,再建成多家这样规模的企业,实行订单式生产,链条式加工,产品可溯源,质量有保证。以集体经济‘村办企业’辐射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真正实现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目标,给村民提供一条发展长效产业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