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为民服务践初心—— 县公安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连日来,县公安局聚力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其中,从“为民、便民、利民”的事入手,用热心和真情书写了一则则暖心故事,传播着滨海公安正能量,彰显出人民警察新作为。
  上门办证暖民心
  办证服务是公安窗口的主要服务范围,往往一些身体不便的群众无法来到窗口办证,于是窗口的民警主动到这些群众家中,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3月19日下午,新城派出所户籍窗口来了一名男子,非常着急地向窗口民警求助,其母亲,今年84岁,因急病在医院抢救,现病情趋稳定,需要出院回家疗养,但因母亲的身份证件丢失了,无法给老人办理出院手续,为此十分着急。户籍民警赵永忠了解情况后,立即与上级部门对接联系,第一时间内为老人现场紧急制作了临时身份证件。
  近日,城南派出所民警王爱民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年事已高且行动不方便的侍大爷要帮在外地的儿子领取身份证,“您老不方便去,办好后我给您送过去吧。”王爱民主动提出帮老人领取,并第一时间上门将身份证送到老人的手上。
  自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活动开展以来,公安干警们的为民服务意识更强了,工作也更主动了,警民关系也更融洽了。
  热心帮助解民忧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广大民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
  3月23日,一男子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城北派出所,他拉着民警耿立政的手说:“孩子回来了,我们就放心了,没有你们的帮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真心感谢你们!”原来,在当天上午,一男子报警称自家孩子走失找不到了。接到报警后,城北派出所民警耿立政立即开展寻找工作。根据家长的描述,了解到小孩走失前衣着、体貌特征等相关信息后,民警以走失小孩家庭住址为中心,向四周居民、群众进行走访询问。通过调阅监控,并未发现孩子走出小区,民警判断孩子应该就在小区内熟悉的地方。最终民警在小区内孩子常去的阁楼找到了他,随即通知了孩子家人。
  3月26日晚,滨淮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滨淮中学南门有一男子坐在路边,一句话也不说,好像随时要倒地的样子。”接警后,值班民警李钦阳立即出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青年男子衣着污秽。他上前询问,该男子答非所问,无法准确表明其住址及家人联系电话。民警先将其带回派出所并为该男子提供热水及饮食,随后通过警务平台及移动终端等方式核实其身份,最终成功联系上其在射阳黄沙港的家人,当天晚上男子的家人到派出所将其带回,一再对民警表示感谢。
  像这样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在系统内层出不穷,正是这些暖心的事情,让老百姓有了安全感踏实感。
  撑好安全“守护伞”
  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是为他们撑好安全“守护伞”,教会同学们消防安全知识、自身防护知识。这方面,民警们倾心尽力。
  3月19日下午,八巨派出所民警走进八巨中心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中,民警张帆向幼儿园教职工介绍了消防器材和装备使用方法。同时,用通俗易懂、贴近小朋友的言语告诉小朋友,在遇到火灾时一定不要四处逃窜、慌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离开教室并及时拨打119或110报警电话。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和孩子们自防自救能力与消防安全意识,将消防安全教育真正融入课堂,为提升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夯实了基础。
  3月26日,县公安局联合县教育局、关工委等多个单位开展全县“护蕾平安行”法制进校园巡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县中小学巡回开展法制宣讲活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护蕾行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