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这场战役中,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卫生院涌现出了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一线冲锋陷阵、勇担重任,用初心和担当为防控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开通经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有几次深夜里,他不忍心打扰同事们休息,一个人将反馈上来的湖北回来人员所有名单汇总起来。为了能够如实掌握辖区内居家隔离人员的状况,他一家家卫生室跑,察看他们的随访单,面访居家隔离人员并告知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只能有几个小时的浅睡眠,早早到班后,他都会在各个科室转上一圈,鼓励一下大家:“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医院没有一个人退缩,这很感谢大家。但也请你们注意自我防护,大家真的辛苦了!”
张晓国是卫生院的内科医生。自发热门诊建立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岗位。“我来顶班吧。”这是这个春节以来他常说的一句话。医院人手少,长时间连续值班工作,在连着上了三个夜班后,他的眼部疾患复发,双眼充血且流泪,即使这样,他仍坚守岗位,并同时轮值急诊夜班。在轮休时他选择在值班室里休息,同事问他,在家不是可以更好的休息吗?他却这样说,如果有事,他可以随时处置。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家中的妻儿不埋怨你吗?”他却笑着说:“我这个年纪,孩子都大了,他们都顶上用了,家里不用我操心了。非常时期,家人很理解我,也很支持我。”
“我的工作不简单,这岗位很重要,对来医院看病的每个人我都要详细做好登记,给他们测量体温,然后告诉他们该去哪个科室就诊。我是他们的‘引路人’,我能很好地保证他们的安全,也能提高各科室医生的工作效率。”面对别人调侃时,康复技师刘根池这样回应。医院的预检分诊台设在门诊大厅,那是整个门诊大楼最冷的地方,这个“90后”的小伙子却从来没说过冷,说过累。
一线放射科的王琦与妻子何青青同在卫生院,也都是90后。在防疫中,他们俩都冲在一线,“回家”这两个字对他们来说显得太奢侈。“不是不想回家,实在是没有办法!一方面没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另外毕竟我接触的病人较多,还要保护好家人。”在一线护理岗位的何青青这段时间奔波于输液大厅和发热门诊输液室之间,每天都是100多个输液病人,她和科室里其他姐妹忙得连轴转。偶尔,才能和刚上幼儿园的儿子进行视频通话,每次视频儿子都想让他们回去陪陪他。为了哄儿子开心,她只能撒谎答应孩子明天就回去,却每次都让孩子失望,她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太多。王琦在放射科,虽然是两人对班倒,算下来,一个班值下来也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但他每天都守在医院随时待命。“我是党员,得给更多的人做好榜样,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王琦坚定地说,“虽说我每天都在医院不能回家见孩子,但庆幸的是我能天天见到老婆,这比不在一个单位上班的人好多了。等这次疫情过了,我们一家三口肯定要出去旅游一次,多多陪伴孩子。”说完,夫妻俩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