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揣着一份虔诚和感恩的心,我踏进了庄严肃穆的滨海县八滩烈士陵园和王桥战斗展陈馆。
一幅幅泛黄的珍贵照片,一本本记载战功的证书,一枚枚珍贵无比的勋章,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仰望陵园中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凝视墓碑上镶刻的四十八位新四军勇士的英名,我的心在颤栗……
每当九月十八日的警报拉响,每个中国人就不会忘记八十年前,中华儿女受过的苦难。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时,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上海、南京、武汉……一座座城市相继陷落,无数同胞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园被毁,亲人离散。那是一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是一首山河破碎的悲歌。
二
我们不曾忘记,柳条湖的爆炸声震聋发聩,卢沟桥的石狮弹痕累累,南京城的血泪流成河。
日寇魔爪伸进家门,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血雨腥风天暗淡。
举着“膏药旗”的强盗,像禽兽般一次次撕裂开母亲的伤痛,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地。
“三光政策”下,村庄被烧毁,百姓遭屠杀,妇女被凌辱。那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遭受的最为深重的灾难。在这黑暗的深渊中,不屈的中华民族毅然挺起了脊梁。
三
一段岁月,如泣如诉;一段历史,可歌可泣。那是漫天烽火的往昔,中华民族踏上了十四年抗战的漫漫长路。
血与火,谱写了保家卫国的乐章。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热血儿女,告别家园和爹娘。
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军展开了生死搏斗。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万余人,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士气。
多少英雄,为了不当亡国奴,倒在了这片土地上。赵一曼,用坚毅书写着忠诚;杨靖宇,在暴风雪地中甘洒热血;赵尚志,宁死不屈身首异处;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捍卫了军人的荣耀。“八女投江”感天动地,“五壮士”勇跳狼牙山名扬太行!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担当。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为民族赢得了希望。
四
抗日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在前线,八路军、新四军与地方武装坚持灵活的游击战。
地道战,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地雷战,炸得日寇人仰马翻;青纱帐里游击战,杀得鬼子吓破胆。
在敌后方,爱国抗战的同胞积极投身到抗战中去。妇女们为抗日战士缝衣物,送弹药;儿童们为抗日军队传递情报,站岗放哨;工人和农民们为抗日前线,提供物资保障。他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贡献着力量。
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打得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果写进了“公告”和“宣言”!
五
八十年过去了,抗战历史的硝烟也已经远去。烽火已熄,山河无恙。然而,那段烽火岁月却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心中。
那段抗战历史我们绝不忘记,那是民族的记忆,是精神的火炬,它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永不熄灭!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那段烽火岁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不会自动到来,需要我们去维护,去争取。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珍惜和平,是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奋进!
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发展;我们守护和平,是为了让人民获得幸福与安宁! (顾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