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权
健康是民生之需。全县卫健系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工作思路,紧扣县委全会关于“健康滨海”建设的规划,以“勇挑大梁”的担当意识和“实干争先”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决战四季度,确保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卫生健康各项目标任务,以精准施策推动医疗健康服务质量与民生保障水平双提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聚焦提质增效,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智慧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将数字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核心引擎,依托省、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与整合,集约开发、一体推进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严格落实县外就医管控措施,健全会诊转诊运行实时监测、逐旬分析、月度会办机制,合理控减县域外就诊率。深化对外合作,放大名医效应,强化远程MDT会诊中心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域大病重病诊断能力,新创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以上。加强肿瘤诊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高效运行,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畅通远程会诊、多学科诊疗、双向转诊、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合作联动,全面提升全县肿瘤诊治能力、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对标省基层卫生发展评价标准,统筹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活动,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计划新创省社区医院5家以上、基层特色科室4个以上、基层慢病筛查中心5所以上、五级中医馆3个以上,不断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三是聚力控费增效,健全医疗医保医改协同机制。严格按照“控增量、调结构、严监管”要求,强化医共体运行监测,突出县内就诊率增幅、基层就诊率占比增幅、基层医保使用占比增幅、药占比降幅、门急诊次均费用降幅、住院次均费用降幅等关键指标,严防出现弱化基层服务能力功能和“虹吸”基层卫生资源现象。扎实推进医保基金总额付费试点,构建DRG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控费增效、智能诊断、智能随访、优化资源配置等多场景应用,提高运营水平和管理效率。统筹运用处方点评智能提示、异常住院费用病例核查、双随机监督检查、医院巡查、医保飞行检查等手段,加强对医疗服务、收费等行为的监测分析,及时提醒、督促整改。优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省定300项医学影像检查和178项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规范操作流程,定期开展质控,提升互认质量。
聚焦能力建设,筑牢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坚固防线。一是强化生育支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生育支持政策重点任务,加强出生人口监测统计,多维度开展生育政策宣传,优化婚育氛围,推动落实生育补贴制度,推进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统筹育儿补贴发放,开展县、镇、村三级组织机构的基础编码管理工作,实现育儿补贴系统编码网络体系全覆盖。建成标准化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加强早孕监测门诊建设,提高产前筛查、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联动推进公立幼儿园托育服务规范备案,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新增市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以上,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二是加强医防融合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建设县域医防融合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健康教育与干预。建立专业队伍,动态调整人员配置、强化疾控监督员专业培训与考核,量化考核指标,强化医疗机构责任意识,系统性解决试点工作中的痛点,推动疾控监督员制度从“试点探索”向“长效机制”转型,推动医疗机构疾控工作从“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落实责任”转变,最终实现医防协同效能最大化,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实施治违整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好用好30个县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病历质量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狠抓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加强限制类医疗技术管理,落实手术分级授权动态管理,开展疑难危急重症和死亡典型病例分析,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联动开展非法行医等医疗乱象整治,促进健康服务规范有序。
聚焦精益革新,激发可持续发展与风险防控动能。一是推进开源节流,提升经济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开发并全面运行全县公立医疗卫生单位预算一体化系统,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开展成本核算与管控措施。加快推进县级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降本增效。定期组织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分层分级举办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医疗机构人员现代管理能力与专业素养。二是筑牢除险屏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选人用人以及设备、耗材、药品采购管理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环节,健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热点岗位轮岗等内控制度。深入推进医保基金使用、职业卫生、母婴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加强托育机构安全治理,确保卫健系统大局安全平稳。健全医疗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落实医疗纠纷和依法依规执业联合查处机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强化群众诉求源头治理,坚持“周排查、月研判、季调度”,定期复盘分析、督促落实整改,确保“四个不发生”,全力维护和谐稳定。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可持续发展路径。鼓励医疗机构探索符合政策规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服务模式和技术项目。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吸引更多患者县域内就医,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者系县卫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