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北街道:基层干部成为发展“顶梁柱”
2025-07-11 07:38   浏览人次:

  本报讯 (郭恒 王国富 潘星宇 梁建山) 在坎北街道,有这样一群基层干部:他们默默耕耘,凭借着无私奉献的精神,逐渐成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用汗水与担当铺就了绚丽的奉献底色。 
  过去,坎北街道的基层干部大多从事着繁琐且不为人瞩目的基础工作,像是数据统计、政策传达等小角色。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街道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他们迎来了角色的转变。以肖港村党总支书记为例,这位“85后”的年轻书记,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 。面对村里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她没有退缩,带领村“两委”成员四处奔走考察,最终确定走上流转稻田打造生态大米品牌、流转旱地种植西兰花、西瓜的产业发展道路。在推动产业落地的过程中,她需要协调农户土地流转、联系技术专家指导种植、寻找销售渠道等,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挑战,但她始终坚守初衷,让曾经在发展相对落后的肖港村逐渐走向繁荣,成为了街道产业发展的“主角”。 
  服务群众无小事,点滴奉献暖人心。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干部们将服务群众作为首要任务,从细微处着手,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西坎村,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村干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组织村民参与建设。在道路修建过程中,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协调土地使用问题,解决施工中的矛盾。最终,一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改变了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状况。不仅如此,在民生保障方面,他们深入了解每一户困难家庭的情况,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全力帮助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在群众眼中,基层干部们开始由只是做日常服务的“办事员”,变成了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创新治理新模式,引领街道新发展。为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街道基层干部积极探索创新。他们推行网格化管理,将街道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等工作。吕滩村的网格员定期深入网格,排查安全隐患,宣传防火防盗知识,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在文明城市共建、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基层干部们更是冲锋在前,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洁行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如今的坎北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干部们也在这些工作中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成为街道发展的核心力量。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发展的中流砥柱,坎北街道的基层干部们用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故事,是无数基层工作者奋斗的缩影,也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为街道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