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元高中专版
2025-07-02 07:41   浏览人次:

德育润心塑魂 五育融合生辉
—— 东元高级中学2025年春学期教育教学纪实

  日前,从县教育局传出喜讯:东元高中吉峰、徐昊、吴佳楠三位老师荣获县高中班主任主题班会竞赛一等奖,杨雄老师获二等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扎实成效,更成为该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为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探讨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切实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东元高中举办了“班主任论坛”,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德育创新,通过“智慧碰撞 共话治班之道”等主题活动,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红色铸魂:赓续精神血脉
  清明时节,县和平公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东元高中师生列队肃立,在“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祭扫活动中重温峥嵘岁月。学生们手捧白菊,聆听革命故事,誓言“以青春之我 建设青春之国”。
  高一年级团员代表走进顾正红故居,在五卅运动的历史场景中感悟青年担当。在雷锋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将雷锋精神融入德育体系,通过情感教育、理想教育、行为养成等多元路径,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为培育新时代追梦人奠定坚实基础。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熏陶与价值观引领,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引导其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系列主题教育以沉浸式体验为载体,有效实现了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生动实践。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其俊表示:“红色研学不是简单的行走,而是将家国情怀植入学生心灵的必修课。”
  弘扬师德:凝聚育人力量
  为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该校举行“学习师德榜样 铸就高尚师魂”师德标兵事迹宣讲活动。经过民主推荐、综合考评,王海成、丁卫兵、邱宝坤三位教师荣获2025年度“师德标兵”称号。王海成老师20年如一日扎根教学一线,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班集体。向美而行,育梦成光。不与困难妥协,不畏山高路远,不悔教育初衷,默默无闻,素朴执着,勾勒着他的职业轨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丁卫兵老师的座右铭。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邱宝坤老师以理想信念之灯照亮学生前行之路,以仁爱之心之泉滋润学生心田,以管理智慧之钥开启学生潜能。十八载风雨兼程,他始终是“立德树人”初心的坚定守护者,是滨海教育沃土上一位执着而深情的守望者。“全体教师纷纷表示要以标兵为镜,争做‘四有’好老师,共同谱写东元教育新篇章。”
  实践育人:讲求五育融合
  东元高中坚持实践育人理念,组织高三学子开展“走进自然 感受生活“远足活动。师生们在徒步中感悟春色,践行环保,通过劳动教育和团队协作的“行走课堂“锤炼意志品质。“这让我认识到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毅力的考验。”一名参与者深有感触。据悉,这项特色课程已持续开展5年,成为培养学生坚韧品格的重要载体。
  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进校园,绿色环保入人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全面深化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优化课后服务模式,开设学科竞赛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学期,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表现亮眼。在全县“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程一航同学获一等奖,徐秀丽、张嘉悦、顾志杰等同学获二等奖;在第三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陈一轩、梁顾翔等同学获县一等奖;在“科技强国 担当有我”“我以祖国为荣”教育征文大赛中,姚锌月等同学获县一等奖;在2025盐城市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唐正东同学获市一等奖。
  多元舞台:加强文化赋能
  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为师生成长搭建多元舞台。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学校精心策划“魅力巾帼 欢乐‘趣’享”主题团建活动,通过趣味运动、才艺展示等环节,充分展现女教职工的卓越风采。五四青年节之际,“青春向党 声动五四”校园歌唱比赛掀起热潮,学生们用激昂的歌声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最令人难忘的是2025届高三学生十八岁成人礼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活动以“此间星辰已璀璨 更向银河借光年”为主题,学子们在师长的见证下庄严跨过“成人门”。百日誓师环节,全体高三学子高举右拳,以“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以智慧为剑,以勇气为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豪迈誓言,展现了冲刺高考的坚定决心。校团委副书记辛国梁表示:“活动设计注重思想性与趣味性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据悉,学校正在筹备暑期社会实践和新生文化艺术节,持续打造具有东元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教学深耕:深化南北协作
  以“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科研引领”与“课堂革命”双轮驱动,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积极构建“南北协作、区域联动”的教研网络,组织近150名教师赴泰州中学、阜宁中学、滨海中学、亭湖高中、溧阳光华高中等20余所学校观摩学习,并开展多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跨区域教研中,教师们在对比中反思,在碰撞中优化,逐步形成“以学定教、以研促教”的教学新思路。5月底,学校管理团队赴溧阳光华高中开展沉浸式交流,深入高三课堂,汲取备考经验,为新一届高三教学规划注入新动能。6月底,借助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力量,派7名老师到溧阳市学习人工智能新技术。邀请南通市教科院陈有志教授作《AI大模型赋能教学研究——从玩具到工具的进化》专题讲座,为教师打开了智能教育的新视野。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AI+教育”创新实践,助力教师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转变。
  课堂革命:坚持骨干引领
  以“三主六步”教学模式为抓手,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并实行“推门听课”制度,确保课堂改革落地见效。在“新秀杯”三主六步课堂教学竞赛中,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意识。同时,学校迭代升级“校园开放周”,邀请县内外名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联动县级名师工作室举办课例研讨、专题报告,进一步提升了教研活动的深度与影响力。期中联考后,高一高二年级召开质量分析会,用数据把脉学情。高三市三模总结会上,校长石其俊指出:“冲刺阶段要聚焦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此外,组织基础年级教师“走进高三,感知二轮教学”活动,促进各年级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助力基础年级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大力实施“科研强师计划”,鼓励教师立足教学实践,申报校级“微课题”,推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本学期教师发表论文32篇。石其俊、王胜堂主持省级课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薛霏霏主持县级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研究》顺利结题;张克本、周君熔主持县级课题《“学思融通”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策略》顺利结题;朱燕燕在县高中物理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王胜堂、周鸿、顾娟、汪雅荧等多位教师获得县学科质量优秀奖。


奏唱国歌


光荣宣誓


团辅活动


声动五四


溧阳光华高中老师来该校交流


该校老师到光华高中跟岗学习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