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专题培训
为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精准把握当前招商环境和形势变化,全面提升街道招商干部的招商实战能力,持续掀起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热潮,近日,东坎街道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业务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了县招商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永春作专题辅导,从我县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现状、招商方式、招商形势等5个方面对现阶段招商引资重点工作进行了阐释宣讲。整场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务实举措和独到见解,又结合案例分析,紧贴全县招商工作实际,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思路方法。
此次培训丰富了街道党员干部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知识储备,街道也将以此次培训学习作为新的起点,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牢工作方向、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代言人”“人人争当招商专员”的强大合力,助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实农房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文件精神,坚持把农房改造作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转变群众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民心工程,突出农房安全和品质提升,扎实开展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行动。
为进一步摸清农房利用现状,东坎街道组建农房核查工作专班,认真摸排,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充分利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归集平台,邀请第三方鉴定公司对新增的疑似安全隐患房屋进行鉴定,听取农户改善意愿,个性化制定改善方案。开展农村工匠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工匠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明晰了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街道还积极与县住建局对接,争取专项资金,对农房改善全过程进行服务指导。今年全街道共完成60户老旧农房改造改善,多以原址插翻建为主,少量采取加固改造的方式。
下一步,东坎街道将持续推动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集中攻坚解决突出住房问题,实现农村住房更新换代,并坚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整治上见行动、在工作中促提升,不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真正实现安居、乐居,持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推动统战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做好“五篇”文章,全力推进统战工作走深走实。
做好“贯彻”的文章,引导精耕细作,凝聚统战力量。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商会会员、新阶层人士、宗教界人士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史、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微动漫等,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增进思想政治共识,坚守政治同心,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统战力量。
做好“深化”的文章,深化交流合作,促进稳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交流协作,推动统战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与商会、新联会等组织的交流合作,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座谈会,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倾听商会成员、新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并落实合理诉求,促进稳定发展。
做好“服务”的文章,服务中心大局,彰显统战担当。积极组织统战成员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组织统战成员奔赴企业、村(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教育助学讲座、法律宣传咨询、同心讲堂等活动10余次,通过组织各类服务活动,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推动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统战成员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做好“凝聚”的文章,密切联络联谊,广泛联谊交友。建立“211”工作机制,街道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每季度谈心谈话1次,每半年实地走访1次,定期沟通联系、交换意见。以“七一”为契机,组织统战成员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党性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增进交流,强化统战人士理想信念。
做好“创新”的文章,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工作实效。倾力打造广垛村红石榴家园和颐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两个统战特色平台,为统战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群。加强阵地建设,把优秀的统战资源用好、用活、用足,推动统战工作从“做了”向“做好”转变,从“有形”向“有效”转变,不断提升工作实效。
一面旌旗寄深情
近日,坎北社区大头庄居民代表来到东坎街道,把一面写有“修路造福践初心 便捷出行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了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海洋的手中,以此感谢东坎街道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坎北社区大头庄地处老旧城区,南北路年久失修,加上频繁受到各种车辆的碾压,道路状况每况愈下,尤其在雨天,道路积水严重,泥泞不堪,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严重的困扰。8月底,在了解到居民诉求后,东坎街道认真研究整改措施,迅速开展改造行动,修复破损路面、拓宽道路、优化道路排水系统、加铺沥青,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方便了居民出行。
修的是道路,通的是民心,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的最好标准。长期以来,东坎街道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心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为群众纾困解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