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城市“新颜值”
——县城管局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2023年,县城管局以打造更有序、更洁净、更便捷城市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扎实开展“一项活动”(城管形象提升年),抓实“四度空间”(制度:严格执法、管理、建设三类制度亮规矩;尺度:严控时效、空间、幅度三处边界定裁量;力度:严抓效率、质量、特色三大要素显成效;温度:严管仪表、语言、素养三种表现晒形象),推进城管“十大创优工程”,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从“小切口”入手,服务“大民生”。紧扣为民服务主线,从精小细微的“小切口”入手,积极思考和落实便民、利民举措。构建服务网点。在县城部分繁华道路节点,新建城管服务岗亭3座,为群众提供咨询、投诉、失物认领、急救药品等服务,让城管服务更接地气、更贴民心。同时,将城管服务岗亭,作为日常监督指挥、联网共治网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大疏导力度。落实省、市关于支持户外经营,提升城市“烟火气”的工作要求,开辟临时疏导点11处,满足群众日常生活和进城农民提篮小卖需求。同时,制定疏导点管理规范,实行“定时定点”开放,落实专人定点值守管理,做到合理疏导、规范经营。落实细节服务。针对群众电动车停放困难问题,在立新路、坎南商业街、中市北路等商业路段路牙处铺设塑胶护坡360余米。为解决沿街沿路小广告乱贴乱画问题,引进小广告治理系统,累计治理非法小广告2000余起。
抓“品牌化”创建,打造“新形象”。根据全县品牌化建设部署要求,积极打造城管品牌,着力提升城管新形象。打造“‘慧’管理,‘滨’不难”市容智慧化管理品牌。在主要商业街区、主次干道安装全天候智能监控,对沿街店铺、流动摊点、疏导点等市容秩序实行智慧化管理,采取首次语音劝导、二次现场教育、三次取证处罚的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市容违章行为,智慧赋能市容管理。去年以来,已累计安装智能监控80处,有效提升市容管理效能。打造“席地街角·坐享其‘城’”环卫精细化管理品牌。在县城永康路与港城路交界处,以“席地而坐”为标准,对原有小广场进行改造,配置智能太阳能坐凳、太阳能照明遮阳伞及组合桌椅、景观亭、电子阅读屏等便民设施。安排专人落实全天候精细化保洁,为市民提供整洁舒适的休闲环境。打造“点‘靓’‘滨’纷”节点景观品牌。开展绿化带清杂行动、树池干净行动、苗木整形行动,全面出新沿街沿路绿化景观形象。在体育公园西南侧,实施下沉式广场改造提升,为市民群众特别是儿童打造特色游玩场所。同时,实施南湖公园休闲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民支路等一批“口袋公园”建设改造,迎曦“口袋公园”建成开放。
用“机械化”手段,提升“加速度”。坚持以机械化手段,不断提高设施维护、环卫保洁、执法执勤等领域的作业效率,用科技赋能城管服务。市政养护机械化。为新增多功能新型沥青摊铺设备1套8台设备,具备道路挖掘、废旧沥青回收、沥青摊铺养护等多种功能,极大提高道路养护效率。环卫作业机械化。县城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洒水降尘等环卫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全覆盖,累计配备各类环卫机械105台,县城道路机扫率达85%以上。推动农村拖拉机等落后车辆淘汰,累计淘汰拖拉机175辆,农村垃圾清运规范化车辆达176辆。执法执勤机械化。新增执法巡查电动车50辆,提高巡查效率;新增清障清拖车2辆,用于违停非机动车清拖作业。新增执法无人机2台,用于违法建设巡查。
以“精细化”举措,锤炼“硬功夫”。常抓秩序管理。会同市场监管局开展马路市场集中整治,取缔云丰巷、正红巷等马路市场19处;联合县住建局开展综合执法进小区,集中整治住宅小区20个。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强化日常督查,查处店外经营、流动摊点等800余起。开展户外广告安全整治,拆除影响消防安全广告设施500多平方米、店牌150余块,整治楼顶广告39处。强化违法建设查处,累计拆除违建70宗、面积7800余平方米。精抓环境卫生。推行“机械清扫、人工保洁”模式,落实环卫保洁精细化措施。改造地坑式垃圾中转站10座、公厕4座;建筑垃圾处理厂二期项目建成投用;投放农村垃圾运输车65辆、农村垃圾桶1300余只,农村露天垃圾池全部取消,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积极推进小区垃圾分类,20个省级达标小区建成运行。严控建筑渣土运输,查处违规运输10余起。开展洗车行业达标整治,完成12家门店污水处置改造提升。重抓绿化建管。完成双拥路、育才路绿化提升,道路节点草花布设137万盆。实施绿化“双微”补植,共栽植藤本月季916米,完成行道树补植218株、地被补植9012平方米。扎实抓好公共绿化管护和“三湖一渠”管理,天由大厦“口袋公园”被江苏省住建厅评为第二批“江苏省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乐享园林”项目。细抓市政养护。加强道路养护,累计维修人行道1万多平方米,维修沥青路面1300余平方米,更换、维修交通护栏2200余米,完成景湖桥栏杆维修更换。完成县城井框盖专项整治,维修更换井盖700多套、治理检查井1000多座。加强公共自行车日常服务,新增公共自行车200辆,新增站点10处。狠抓队伍建设。健全执法队伍考核制度3项,完成执法队伍和环卫作业人员全员换装。强化教育培训,组织法治轮训2批,积极参加省市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着力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共举行各类专题培训11次,组织执法人员赴省市参加其他培训20人次,赴外市挂职锻炼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