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专版
2023-07-12 17:51   浏览人次:

东坎街道加快创建美丽庭院

  近年来,东坎街道妇联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净化美化家居环境,创建美丽庭院。截至目前,全街道30个村(社区)有1013户参与创建工作,创成803户,其中三星户481户,四星户238户,五星户73户。
  加强领导,全域覆盖。东坎街道把美丽庭院创建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确保创建工作有指导、有部署,有落实、有监督、有反馈。同时,把美丽庭院创建与农村环境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引导各家庭户做好日常的庭院清洁、绿化维护,使创建美丽庭院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创新模式,全民参与。实行村(社区)干部“1+3”模式,一名干部包保3户家庭,通过典型示范、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对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妇联等组织作用,每月20日组织广大妇女开展“创建美丽庭院 共建美好家庭”活动,激发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改善生活习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严格监管,确保长效。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次的创建就能一劳永逸的。为了能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该街道开展常态化督察行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开展“村村到”观摩评比活动,实现管理长效化、督察常态化,持续巩固美丽庭院创建成果。

党建赋能奋楫扬帆谱新篇

  近年来,东坎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县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7”文件要求,将为民、富民、惠民作为发展主线,重抓落实,社会经济发展局面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坚持铸魂提能,党建为民的基石更加牢固。组织生活汇入新活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活动60余场次。干部管理注入新动能。积极开展村干部“强筋健骨”培训活动,充分运用村干部评星定级考核体系,年内提拔重用村干部53人,降星降级23人。党建阵地赋予新磁场。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加磁行动”,完成会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打造,持续实施沿淮村党群服务综合体、头层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自助洗车、义务理发等便民服务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坚持多措并举,党建富民的步伐更加稳健。守住增收基本线。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困难群众帮扶新模式,为55名“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户及时提供就业岗位,组织发放农村小额贷款250余万元。做强增收主板块。全力打造S328缤纷东坎头层亲亲菜园、沿淮乡愁体验区等致富项目,加快推进3000亩县城菜篮子基地项目建设,实现村集体发展、农户创业增收“双赢”。延伸增收产业链。深挖“党建+农业+深加工”模式,目前在谈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个,协议总投资5.47亿元。2022年5月,该街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盐城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
  坚持齐抓共管,党建惠民的内涵更加丰富。“党建+网格”走向深入。全面开展“红色家访”活动,建立完善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网格党支部参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党建+两新”步入正轨。持续推进两新组织培育工程,常态化开展为企排忧、捐资助学关爱行等活动。“党建+民生”全面升华。建立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联席听证模式,扎实开展医保扩面征缴、“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等工作,民生福祉内涵不断丰富,党建引领效应持续加强。

“三个化身”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为全面提升辖区内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用心呵护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东坎街道创立“仁和学堂”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整合政社资源,邀请专业老师、非遗传承人、社会公益组织等,广泛开展文明礼仪、阅读分享、社会实践、关爱帮扶、节日民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化身“暖心家长”,共建温暖家园。针对家庭困难、孤残、留守儿童群体,从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出发,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关怀,确保未成年人中的弱势群体感受温暖关爱。近日,仁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困境儿童走访活动,对孩子的个人身心健康、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解,送去了学习用品等物资,耐心倾听家庭的困难与压力,鼓励家长以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仁和学堂”项目也将持续统筹工作力量,对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探视,针对实际困难,明确专人做好服务工作,讲解相关政策及能享受的相关补贴、邀请专业老师提供心理疏导,保证未成年人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关爱服务。
  化身“武林高手”,护航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进行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高度重视养成教育,用心用情帮助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袋’走手中垃圾 留下滨海美好”等文明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爱环境、知文明的理念,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开展“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周末课堂,教育未成年人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关爱老人,关心亲人,奉献爱心孝心;开展“防溺水”“防触电”“防网络诈骗”等主题微课堂,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杜绝危险事故发生,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化身“心灵园丁”,厚植成才沃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开展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特色文化课程,为未成年人持续输送“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仁和学堂”项目抓住节日时机,组织开展“追‘锋’少年 ‘益’起成长”学雷锋主题阅读活动、“别出心裁 纸说非遗”迎新春剪纸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将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健康审美观等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带领未成年人感受多元文化,提高学习热情和综合素质,树立梦想,培养专注,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持续加大创卫力度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持续加大力度,采取多条措施,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县各项工作,在卫健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工作重点和阶段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高度重视,压实责任。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和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压实街道、村(社区)责任,发动群众、志愿者参与。依托街道289个网格,明确辖区内街、社区两级责任人,落实网格责任人巡查登记制度,责任人每天不定时巡查责任区内的卫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确保垃圾和卫生死角随时清理到位。
  加强宣传,造浓氛围。该街道和村(社区)在辖区制作宣传牌100多块,各类LED屏宣传、横幅宣传500多条。利用宣传栏、宣传海报、宣传单等方式,认真组织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卫生防控、病媒防制工作为重点的宣传活动,着力增强群众参与意识,为创卫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发动网格员和志愿者对辖区居民进行上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提高群众创卫和健康县知晓率。
  常态整治,长效管理。该街道积极开展全民创卫、清洁家园活动,对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后巷的卫生黑点、病媒滋生地进行全面整治。街道环卫办、综合执法局和18个社区环卫负责人,每天对背街后巷开展巡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发现问题365个,整改365个,及时拆除乱搭乱建3000余平方米,清理各类僵尸车10辆,清理垃圾50余吨,清理卫生黑点8处,整治楼顶种菜3起。该街道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现象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路段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