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掀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热潮
近日,东坎街道为机关及基层干部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全街道全面掀起学习热潮。
该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县委常委、东坎街道党工委书记鲍晓峰介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的重大意义,与会党委委员分别领学部分篇目,并结合分管工作、自身体会及队伍实际开展讨论发言。会议强调,学习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纳入各党支部组织生活学习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个人自学与专家讲学等形式,了解出版背景、认清重要意义,掌握主要内容,领会核心要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筑牢政治忠诚。
该街道及村(社区)组织专门人员负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征订发放工作,前往社区、深入小区开展上门发放服务,确保机关党员、村(社区)组干部人手一册,党支部、党小组、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充分保障党员群众学习用书。3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阵地资源,搭建理论宣讲平台,制定宣讲活动安排表,班子成员牵头、分工干部带头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组织“百姓名嘴”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开设“流动课堂”,开展“板凳式”宣讲活动。
该街道党工委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纳入全年学习计划,与中心组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相结合,与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要求党员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展开热烈讨论、积极抒发己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实际行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为人民群众守护文化晴空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扫黄打非”战线高压严打、重拳出击,坚持守正创新,发扬斗争精神,聚焦重点难点,提高治理效能,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推进“三强化”。强化组织领导。在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的指导下,东坎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开展,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强化学习教育。街道党工委利用中心组集中学习、村(社区)“两委”班子利用“统一活动日”,收听收看“扫黄打非”相关案例、学习“扫黄打非”法律法规。强化责任担当。研究制定《东坎街道2022年“扫黄打非”工作行动方案》,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并将“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考核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落实。
坚持“三结合”。远近结合,强化基层治理。“扫黄打非”工作重点、难点都在基层,深化“扫黄打非”进基层,力求全面开花、渐次结果,依托基层现有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扫黄打非”,全街设立30处举报箱和投诉热线,确保“黄”“非”现象一露头就有人管、马上办,打牢群防群治基础,通过“扫黄打非”直达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神经末梢”。点面结合,开展专项行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市场检查和网络巡查,深入开展“净网2022”“护苗2022”“清朗2022”等专项行动,联合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打击非法出版物、清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依法整治,毫不手软。动静结合,常态巡查督查。30家村居“扫黄打非”工作站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发挥巡查监督职责,每季度对辖区内百余家印刷厂、网吧、出版物零售单位(书店)等基层文化市场进行常态化“扫黄打非”、安全生产检查,并形成报表,及时向街道“扫黄打非”办和县文化市场执法部门汇报。
向海图强快招商
今年来,东坎街道响应县委、县政府“向海图强”的号召,围绕港口大招商、招大商,成功引入江苏恒振玻璃科技有限公司6000万元投资的中空玻璃、江苏雄越石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25亿元技改扩能等一批项目。
东坎街道上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新区的事就是滨海的事”,举全街之力协助新区发展,坚定不移当新区建设的先锋,争作为、谋跨越。紧紧围绕县“3+4+3”重点产业链和黄海新区“3+2+1”临港重大产业,紧盯综合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深入研究上下游关联产业、重点企业,针对港口的产业链、产业群进行招商,吸引更多高新材料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落户新区。加强与港口专班和县有关部门的对接,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切实做到时间上无缝对接、事项上紧密衔接,全力以赴协助新区做好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
结合全县招商引资“摘榜夺旗”活动,紧紧围绕港口招商,营造浓烈的招商氛围。构建“全街一盘棋”的一体化招商格局,统筹协调各渠道招商信息,对各村(社区)、镇各部门下达招商任务,进一步强化全民招商,从而形成“人人思招商、个个谋招商”的局面。灵活运用驻点招商、专业招商,明确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专人驻点招商,承接沿海及沿江临港产业转移项目;探索专业机构招商代理,进一步打通联商渠道。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广开门路,拓展招商朋友圈,尝试展会推介活动,有针对性召开地区小型招商洽谈会,利用现有产业地图开展全链条招商,以商引商。
多管齐下劲吹文明风
自开展黄河故道文明实践示范带建设工作以来,东坎街道坚持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活动载体为抓手,在“建好”和“用好”村(社区)文明实践站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标。
建好阵地,让文明实践有平台。从群众需求出发,按照上级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文件要求,整合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图书阅览室、健身广场等资源,按照“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计划、有项目、有活动、有记录、有培训、有成效”的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阵地。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其他工作人员按职责分工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设办公室,负责村(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开展。
组好队伍,让文明实践有主体。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的要求,及时组建由党支部书记为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以党员干部职工及居民志愿群众作为文明实践主体和主要力量,并将辖区老党员、老教师、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纳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中,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科普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服务、文明风尚、环保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
搞好活动,让文明实践有成效。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求“新”,在活动内容上求“精”,在活动主体上求“广”,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辖区村(居)民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不断助力村(社区)文明建设,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提升“12345”办理质量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紧扣“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的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基础,完善运行机制,提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量。通过及时交办、重点督办、回复回访,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热线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不断向好。
制定《东坎街道“12345”便民服务热线工作制度》,对交办件的受理、处理、回复、回访等全过程进行细化。明确专人坐班,将承接上级的工单划分至各村(社区),街道下辖各村社区书记为热线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转办、回访、协调、回复等所有程序,将交办包保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提高办理效率。同时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定期考核各村(社区)政务热线交办情况,对办结率、满意率等指标进行排名通报,对存在不按时办理、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行为的村(社区)按照《滨海县“12345”政府服务热线考核细则》进行通报。
对平台下派的重复交办工单、涉及矛盾复杂工单等建立健全专题会办制度。由街道主要领导把关,分管领导牵头会办落实,加强疑难和回退工单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接群众水平。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热线工作人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疑难工单持续跟进,有效遏制相关矛盾进一步发酵。定期整理汇总群众来信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形成专题汇报,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深入群众,耐心做好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