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专版
2022-07-11 09:05   浏览人次:

让红色血脉澎湃不息
—— 东坎街道举办“喜迎二十大”红色文化月系列活动

  党史知识赛起来、经典红歌唱起来、生动故事讲起来、文体活动办起来、红色电影看起来……今年来,东坎街道一场场形式创新、精彩纷呈的红色文化月活动,红了东坎、热了基层、悦了群众。

东坎街道南湖社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全员参与,重温初心使命

  紧扣时间节点。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今年6月,东坎街道党工委发布《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度“迎七一”系列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村(社区)紧扣“七一”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迎七一”系列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举办“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红色文化月启动仪式。广泛动员发动。街道精心策划红色之旅、网上寄语、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走访慰问、党史知识竞赛等8项系列活动,并在《幸福东坎》微信公众号发布公示,各村(社区)举办特色党建活动30余场次,在全街道招募党员志愿者,光荣在党50年的老一辈党员、刚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共有近1000人参加红色文化月系列活动。涤荡初心使命。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热情,全面展示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奉献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举办‘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红色之旅活动,让我对黄海林工接续奋斗的拼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参加活动的于子航同学深有感悟地说。与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一样,这次红色之旅给他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

  以史为鉴,传承红色基因

  以赛促学。为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开展“迎七一学党史 汲力量跟党走”主题党史知识竞赛,初赛采取笔试的形式,共有40支代表队参加本次初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择优选拔出8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分为必答环节和现场抢答环节,采用积分制决出最终胜负,8支队伍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对决,让党史学习“活”了起来,掀起了一波波学习热潮。寓学于乐。组织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 美丽幸福新东坎”象棋、乒乓球、拔河、篮球等系列文体比赛活动,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更激发了他们争第一、创一流的热情,乒乓球接力赛更是让大家对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坚定了干部团结协作、勇争第一的信心和决心。以学促行。打造“在路上的红色课堂”,先后参观打卡新四军纪念馆、和平公园、顾正红故居、宋公堤、大丰上海知青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构建起党史学习“活教材”。街道3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党员群众、青少年学生开展“喜迎二十大阅读颂辉煌”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用“流动课堂”在东坎大地厚植红色文化。
  致敬榜样,激发奋进力量

  党课话初心。街道邀请原新建社区党组织书记徐忠祥为年轻党员们上党课。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和工作心得,同时为年轻党员们送上殷殷寄语。听完这堂鲜活生动的党课,年轻党员们感触颇多,纷纷表示,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党员,应该向优秀的老党员同志看齐,以老党员的优良品质为标杆,设立目标、笃定前行,做合格党员。慰问暖人心。为尽力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街道班子成员们分别前往建国前老党员们和各类困难党员群众的家中,与他们一同忆往昔、话家常,送上党委政府的关怀和节日的慰问,让老党员们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服务聚民心。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党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打造“暖暖寸草心 孝亲伴我行”志愿服务品牌,为100余名老人提供免费助餐服务。各村(社区)均建成“公益理发点”,每月常态化为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义务理发活动。组织具备推拿按摩技能的青年志愿者们为辖区老人们进行按摩推拿,同时还定期为老人们提供义诊服务,进行血压、口腔等基本检查,给他们科普防疫知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爱心助学关爱他人

  7月5日,东坎街道关工委召开2022年度“爱心助学”工作会议,街道关工委主任、老促会会长沈益民主持,2022年度“爱心助学”初选对象以及部分村(社区)关工委主任参加。
  会议现场,沈益民为初选对象介绍扬子晚报“希诺阳光助学行动”的助学政策并现场辅导如何线上填报“申请书”。同时,要求每一位同学要做一个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人,要把滴水之恩化作自强不息的学习动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
  3年来,东坎街道关工委指导困难家庭学生参报扬子晚报“希诺阳光助学行动”,共帮助辖区内16位学生每年获得5000元助学金。

“四访工作法”提升信访质效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纪工委不断探索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以“控源头、减存量、提水平”为核心,全力打造“勤、实、快、亲”信访工作新模式,有效化解各类涉纪信访,涉纪信访量同比下降50%以上。
  全员受访,完善信访工作网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建立以党工委、纪工委、村(社区)委为主的三级网格,构建集信访受理、诉求调处、综合管理“三位一体”的信访工作网络,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认真细致调查核实,就地解决在基层网格,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
  提前防访,健全信访预警机制。在征地拆迁、土地换社保和营商环境等领域中,通过“信访直通车”制度和“监督一点通”平台,落实信访预测、重点防范等措施,做到热点问题提前防范,重点问题全程监督,难点问题专题研究,变“坐等接访”为“主动下访”,改“事后处访”为“提前防访”。
  快速办访,分类处理信访诉求。街道纪工委对信访举报实行分类处理、及时分析、专人查办,做到简单信访快查快办,成案信访尽快立案,立案案件尽快查清,已查案件尽快处理。快查快结、限期办结,确保一般信访件不过月,成案信访件立案不过月。
  沟通减访,探索互信处访模式。街道纪工委从规范信访举报工作程序着手,积极探索与实名举报人互相信任、及时沟通的信访处理模式。纪工委负责人与举报人开展有效沟通,诚恳对待信访人,提高工作效率,力促信访减量,做好信访“减法”。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