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积案攻坚勇担当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信访稳定部署精神,咬定目标,克难攻坚,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确保各类突出问题能够攻坚化解落地见效。
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为民排忧解难。开通信访热线电话,向群众公布街道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分工干部电话号码,及时汇总排摸情况,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排查筛选出的重点信访苗头隐患,牵头组织分析预测,制定防范措施,做到超前防范。对突发紧急情况,坚持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化解,守好维稳第一道防线。在做好面上弱势群体扶持救助的同时,面临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众多矛盾和问题,街道机关干部与重点信访困难户开展结对关爱行动,以春风化雨般的真情,有效解决部分信访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从而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元素。
以化解为抓手,提升信访工作质效。充分发挥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楼栋长作用,搭建平台,下沉服务,把涉及信访领域的相关政策宣传讲解到位,重点人员和群体政策解释到位,同时坚决打击无理非访和缠访闹访,把依法治访贯穿于法制教育之中,构建良性信访生态。确保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初始、吸附在当地。在履行好属地管控化解责任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县联席办、住建、国土、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定期召开信访联席会办会,积极会办研究具体问题的破解路径、政策依据,通过多方协同,共同谋划,探索历史问题解决的新路径,从而构建务实高效的分工模式和联动机制。
以机制为根本,畅通信访工作路径。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领导包案制、限期化解制、渎职追究制”四项责任制度,组织制定“主要领导周五在街接访”“重大矛盾集体研剖”“疑难矛盾公开听证”“周二周五必会办”“信访维稳一票否决”等八项制度,真正让信访责任落地落实。突出常态化,加大考核的力度和频度;务求合理化,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立足规范化,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坚持激励化,及时出台具体奖惩办法,以考核增动力、强责任、提效能。
当好“三员”聚焦金融发展
近年来,东坎街道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金融强县”战略要求,努力深化改革,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整体实力。
当好信息员。时刻关注发展动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及时、全面、准确把中央和省市县支持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推送给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企业的产业发展、项目运作当好参谋,为金融机构提供较为可靠的投资参考信息,建立合作互信、企业互访、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产业互动的良好机制。
当好服务员。进一步落细落实“六稳”“六保”惠企纾困等一系列政策,以全县“进万企解难题、稳增长促转型”活动为契机,及时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强投资信心。及时掌握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在项目策划包装、问题协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企业项目与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方向高度契合,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配合金融机构督促“老赖”做好还贷工作,做好护税协税工作。对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及时掌握动态,一旦发现问题随时介入调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杜绝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好争引员。加快招商引资、加大项目投入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该街道积极搭建营商座谈会、投资对接会等有效平台,引荐更多企业家朋友、金融资本来坎发展,为街道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凝聚合力推动创文工作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坚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创建队伍素质建设,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把高标准、严要求、重细节贯穿创建全过程。
统一思想认识,建强用好队伍。建立健全“日报告、周点评、月总结”等工作制度,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星期召开创文网格员工作例会,保持工作高标准推进;每季度举办全体网格员业务培训会,进一步提升网格员业务素质能力。目前涉及东坎街道25个网格,共计有50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创文网格员,常态化落实包保责任、开展巡查督导、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日前,县文明办随机抽查15个网格,东坎街道到岗率为100%,在“1+7”队伍中排名第一。
走村入户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提升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东坎街道网格员“变身”创文宣传员、劝导员和巡查员,积极投身到市容市貌环境整治及创文入户宣传行动中,走进每家每户及沿街商铺,派发创文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让“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做好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收集清理工作,告知商户严格落实好“门前五包”责任制,规范经营要求,自觉清理粘贴的商业广告、墙面广告牌,坚决抵制超出门店经营、门前乱堆放等不文明现象。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促提升。持续环境整治。对网格长交办的、自排出的以及上级督办的问题,迅速整治到位;开展“亮窗”行动,对网格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基础设施、门店橱窗等进行集中卫生清理,共铲除小广告2000余处,4-5月份清除卫生死角100多处。组织进网入格。组织机关干部“进网入格”活动,开展“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大家所思所想所盼。打造样本点位。联合县城管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多次召开会办会,形成打造示范样本网格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已完成文明示范巷长明西巷打造,南湖社区提升工程顺利达标,新建社区提升工程已形成初步方案。营造崇德风尚。5月,全街道共开展54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个村居广泛开展“文明户”评选,引导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中提高道德文明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城南社区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
今年来,东坎街道城南社区为打造作为首批市级试点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将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项工作、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励志奋进、快乐成长、实现梦想的良好环境。
挖掘资源搭平台,打造“童乐园”。按照“突出价值引领、坚持公益属性、注重素质培养、确保常态长效”的原则,挖掘共青团、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的优质资源,把“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阵地加以整合、充实和提升,努力把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成“童乐园”。结合七彩党建特色工程,建设新时代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重要阵地,成为服务社区未成年人的重要实践场所。
聚合力量组队伍,建强“师资库”。一方面抽调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师担任乡村“复兴少年宫”辅导员;另一方面动员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方面人才,包括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返乡高校学生等积极参与,让更多力量加入到“复兴少年宫”工作中来,形成乡村“复兴少年宫”辅导员“师资库”。截至目前,城南社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共配备招募各类教师及志愿者36人。
融合特色强德育,培育“好身心”。充分利用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名人馆、图书馆等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剪纸、贴画、陈正彪木雕、五汛糖画等具有滨海本地特色的民间工艺培训,助力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和能力。同时,以劳动实践塑形,结合移风易俗、我们的节日等工作,组织少年儿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家庭厨房开展种植、手工、厨艺等活动,培育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等良好行为习惯。
自试点以来,城南社区投入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资金30余万元,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受益儿童400余人次,丰富了当地少年儿童课余生活,成为孩子受益、家长满意、社会称赞的“育人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