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加压 严格整治
县城管局争当提升城市品质主力军
现代化城市需要有配套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较高的城市品位,而高品质现代城市,三分之一靠前期规划,三分之一靠中期建设,三分之一靠后期管理。实践证明,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去年以来,县城管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自我加压,严格整治,持续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努力争当提升城市品质主力军。
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县城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和创建相关要求,大力开展市容市貌整治。严格流动摊点和出店经营管理,全面整治校园、菜场、医院、超市周边的流动摊点和占道经营,累计取缔流动摊点10000余处,规范出店经营9000余处,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秩序。引导商户按统一标准和材质要求设置店招店牌300余块,清理主干道两侧违规楼顶广告和阜东北路等处高炮广告10余杆,保持城市天际线整洁清爽。组织开展车辆停放秩序专项整治。对阜东路、人民路、富康路、港城路等路段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整治,配合交警部门暂扣非机动车20000余辆,劝导非机动车驾车人30000余人。完成港城路等19个路口60座遮阳雨棚建设,方便市民在等候红绿灯时临时停靠。重抓“五个一”精细化样板建设。加快推进五汛镇样板镇区、八巨镇前案村样板村、仁和商业街样板街、云丰巷样板巷、颐高商业广场样板场建设,完成五汛集镇提升、八巨老街出新和仁和网红街、云丰疏导点、颐高商业综合体建设等项目。
强化违法建设整治。着力政策宣传。专门印发防违拆违相关公告3000余份,开通“江苏滨海城管”微信公众号“违建随拍”服务,及时向社会各界征集违法建设相关线索。在主流媒体播放违建拆除的新闻30余次,在滨海融媒微信公众号推送违建整治的头条新闻10期。严格督查巡查。县综合执法大队建立健全巡查监管机制,加强违法建设全天候巡查工作,及时核实违法建设相关信息,确保各类新增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加大拆违力度。完成世福花园小区、城中菜场、坎南商业街等区域和征地拆迁地块违法建设拆除,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80余起,拆除面积18500平方米。协助拆迁部门完成16号地、J—9号地、城东大道二期、B—3号地、淮滨高速、翻身河闸拆迁工作。
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县城16条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工作,落实每日两普扫两保洁模式,机械化作业实行19小时工作制,实现墙到墙、边到边无死角、无盲区工作的要求,确保片状垃圾滞留路面时间不超过10分钟、袋装垃圾滞留路面时间不超过30分钟、堆状垃圾滞留路面不超过1小时。完成1座城市公厕和3座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城市公厕2座。规范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对县城垃圾清运点实行定人、定点、定车、定时、定标准以及分片包干“五定一包”作业模式,按照网格化作业管理要求,建立全覆盖的生活垃圾清运网格。认真做好镇区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工作,保证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所有中转站箱体渗滤液全部送至大吉焚烧发电厂处置,确保转运密封无滴漏,全年处置生活垃圾15万吨,无害化处置率100%。严格垃圾分类管理。继续做好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发包,完成10个省级“四分类”达标小区的垃圾分类,不断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严格县城餐厨垃圾管理。对各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统一回收、集中处置、日产日清,达到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实施“农村干净行动”。在15个镇(区、街道)实施“以桶代池”全覆盖,全面取消农村露天垃圾池和手扶拖拉机等垃圾清运车辆,投放16000只垃圾桶、80辆农村垃圾吊桶车。
强化市政园林整治。完成节点绿化提升。在县城阜东北路与世纪大道交界处等进出城线路沿线提升10处节点。完成“七一”“国庆”期间绿雕草花更换。加强路灯亮化维修。对中市路等18条主次干道增补灯杆200余杆。完成S327、G204和城区45台老旧单相变压器三相变改造。完成西湖公园环湖照明提升和双拥路等6条道路路灯线路改造。做好市政设施维修和积水路段整治。即坏即修、即损即补县城主次干道人行道板、路牙、井框盖等市政设施,累计维修县城主次干道路面和人行道近8000平方米。在人民南路等8条易积水路段改造雨水管道4公里。
东坎老街
法治长廊
绿色南湖
清扫保洁
清水湖
仁和公寓
雾化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