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实施“微工程”奏响冬训新乐章
党员冬训工作,不仅在于“铭记于心”,更在于“践之于行”。自2021至2022年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启动以来,东坎街道依托3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党员冬训活动载体,结合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微宣讲”“微送福”“微服务”“微协调”“微清洁”“微观影”等冬训“干货”,激发党员冬训活力,奏响党员冬训新乐章。
“微宣讲”让冬训更有广度。领导班子带头讲、带头学,机关党员干部广泛讲、村村到,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及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理论宣讲,力求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将力量凝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同时,在宣讲活动中,要求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基层党组织书记就新发展阶段的重点工作、党员代表围绕自身工作作交流发言,形成浓厚学习氛围,真正做到冬训学习“不落一课、不少一人”。
“微送福”让冬训更接地气。以党员冬训为契机,聚焦民生实事,积极组织各部门单位、各村居、企业百余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生活,共计开展“志愿服务 寒冬送暖”冬季慰问活动30余场次,送去党的关怀和祝福。同时,今年春节期间,友好、新建、南湖社区党总支先后联合县文联开展“迎新春·送福字”活动,邀请县书画家协会数位书法家现场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为辖区居民送“福”上门。通过这些寒冬送暖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讲堂移至现场,让冬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微服务”让冬训更聚人气。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新年反诈骗宣传、卫生急救常识宣传、未成年人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让基层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中进一步锤炼党性。为用传统文化元素贯穿新年专题活动,东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县一中退休党员徐邦壮为小朋友们开设“发现身边非遗传承人 留住传统非遗技艺”剪纸课堂。此外将冬训课堂延伸至防疫一线,让党旗迎风飘扬在抗疫前线,组织党员在小区、商场等人群聚集场所,为辖区居民拉起安全“红线”。
“微协调”让冬训更贴民心。将党员冬训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征地拆迁等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吹哨”,让党员干部沉下去、让“眼睛”亮起来、让“耳朵”灵起来,随时随地发现群众的需求、聆听群众的声音,第一时间组织项目分管领导、机关及村居党员干部联合派出所人员,上门入户化解调处,以“真心+耐心+细心”换取民心,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矛盾不上交;同时,党员干部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群众知法懂法,积极配合项目推进工作。
“微清洁”让冬训更具实效。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将党员冬训作为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练兵场”。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开展“凝聚党员力量 聚力环境整治 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清洁家园活动,以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为重点,对背街后巷、老旧小区、沿街道路、沿线绿化带、河坡等进行清理,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同时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干群一心,共同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微观影”让冬训更富深度。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丰富冬训精神内涵,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树立正确政治信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1月25日,街道开展“党在我心中”之“红色观影忆初心 砥砺奋进正当时”主题冬训活动,组织机关、各村居党支部党员代表150人集中观看电影《铁道英雄》,通过红色主题影视作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东坎的奋进力量。
推动文明实践多点绽放
近年来,东坎街道努力解决好文明实践“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多点绽放,实现成果全民共享。
坚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正确方向,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因地制宜做好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对标对表,推动规范化建设。按照“十有”标准,31家实践所站陆续提档升级,相关功能室一应俱全,配备理论宣讲室、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志愿者工作站等。同时,各村(社区)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展现特色风采,采取“5+N”的建设方式,及时开辟百姓名嘴工作室、漂流书屋、老年书画室等自主创新活动室。广招纳贤,锻造高质量队伍。组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全体班子成员带头、村(社区)书记共同参与、党员干部广泛加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构架。培育品牌文艺团队,成立曹阳名导演工作室及东坎街道朝阳艺术团。同时,大力招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乡贤名士等社会各界人士,锻造具有城关特色的志愿者队伍。
坚持创建为民见实效
自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以来,东坎街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坚持最高标准,落实最严要求,全面掀起文明创建热潮,全力打造品质生活家园、民生幸福高地。
针对现存问题对症下药,持续推进住宅小区整治工作。改造人居环境。积极配合城发公司,加大宣传力度,与居民多沟通,将辖区内无物业小区全部完成托管工作;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围绕“两河四岸风光带”、土地出让、安置小区、道路类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群众住房保障。加强党建引领。着力打造“红色物业”,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发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小区管理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助力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争取在一年内,完成红色物业全覆盖。巩固提升实效。加大对住宅小区的巡查力度,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持续推进“综合治理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严控新增违法行为,巩固治理成果。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房屋内外墙涂料出新、地下雨污管道分流、弱电线路整治、消防设施提升改造、路面铺设沥青、屋面渗漏维修及配套设施建设等。
继续加大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在18个城市社区各确定一条亟需整改的背街小巷,进行统一整改,预计投入300万元,实现巷道路面硬化、亮化、美化,将城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升城市面貌。将背街小巷出新项目作为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实施,对坎南商业街、正红巷、纬中路二道街等县城背街小巷墙体立面出新,改造人民路、向阳大道等路段沿街巷道。加大背街后巷巡查力度,规范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和出店经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