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管局专版
2021-11-16 08:39   浏览人次:

执法人性化 温暖民众心
—— 县城管局开展违章建筑拆除纪实

  近日,县城坎南商业街市民将一面写着“执法人性化 温暖民众心”的锦旗送到县城管局市容执法人员手中,感谢执法人员将困扰他们多年的违章建筑整治拆除,还市民一个道路宽畅、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近年来,县城管局全面遏制城市违章建设、打击侵害公众利益行为乱象,改善城市面貌,提升生活品质,增强群众幸福感。
  坚持重拳出击,确保城市规划项目顺利推进。该局加大重点项目范围违章建筑拆除力度,为重点项目推进扫清障碍。在16号地、J-9号地、城东大道二期、滨淮高速果林段、B-3地块、翻身河闸口等6块城市规划用地项目中,拆除违章建筑98户,共6000余平方米。同时,与镇(区、街道)、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组成联合拆违队伍,进一步加大对规划区及周边区域新产生的违章建筑防控查处打击力度。
  开展专项整治,打通市场生命通道。今年来,该局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对城中农贸市场、坎南商业街市场商户违规搭建雨阳棚、遮雨棚、乱堆放物品、挤占消防通道等影响市容市貌和安全隐患的违章建筑进行排查整治。对违章建设户,该局人员到市场派发整治通知,同时展开宣传动员和解释工作,督促商家自行拆除其所属违章建筑或清理违章建筑内有用物品,对逾期未拆除的商户进行联合执法。在城中农贸市场拆除110户违章建筑,约3600平方米;坎南商业街拆除123户,约1900平方米。疏通了消防通道,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广大业主的称赞。
  强化督查责任,快速处置违章建筑。该局始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遏制新生、减少存量”的工作原则,对新产生的违章建筑实行“零容忍、严打击”,确保实现“停增长”。建立健全网格责任制,增强区域防控联动,及时发现、坚决制止并如期拆除各类新生违章建筑,发现率、拆除率达到90%以上。对存量违章建筑完成排查摸底并建立台账,同时结合年度重点项目建设、旧城旧村改造、老旧楼院整治等,逐步清理拆除。截至今年11月中旬,累计处置违章建筑213起,共12000余平方米。
  该局将日常违建投诉举报问题的办理落实情况纳入查违工作考核。对于群众举报投诉的违建问题,能在短期内解决的,立即办理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研究相关处理意见,制订解决方案和工作计划,向举报人说明情况,切实做好解释沟通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坚持“拆建衔接、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法,在拆除违章建筑的同时,及时组织清运、硬化、绿化、美化等拆后建设。

营造整洁有序市容环境

  今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县城管局结合工作实际,持之以恒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
  保障市容秩序井然。针对节日期间经营特点采取错时执法、延时执法相结合,加大市容秩序管控力度,确保薄弱时段巡查到位、路面问题处置及时。在城区主次干道、重要商圈等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定人定岗、严查严守,重点整治各类违规占道经营、占道堆物、占道促销和非法发放小广告等行为。禁止店商跨门经营,游商随意摆卖。督促各商家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提醒商家佩戴口罩,不参加聚集性娱乐活动。加强公园景点巡逻,在人流密集处做好引导和文明劝导,树立良好的城管形象。
  保障城区环境整洁。加大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力度,增加保洁频次,延长保洁时间,及时清除街道垃圾,对城区所有公厕内部设施、外部环境进行集中清理消毒,保持公厕内外环境整洁;增加生活垃圾清运频次,科学调整收运作业时间和线路,严禁垃圾积存,尽力减少再次污染。依据天气情况,合理调度洒水降尘,加大洒水车、清扫车、雾炮车的作业频次,加强管理,规范流程,确保空气质量。
  保障违法建设为“零”。加大违法建设巡查监管力度,重点打击趁节假日之机违法抢建。做好辖区范围内重点区域的巡查,增加巡查频次,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对违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拆除”,坚决遏制趁节假日之机违法抢建的行为。
  保障生产生活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对大型户外广告、生活垃圾中转站、渣土运输公司等进行实地察看,现场查阅隐患排查台账、安全检查记录等资料,并实地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和隐患排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下发整改通知,限期落实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提升公厕管理和服务水平

  连日来,县城管局对县城所有公厕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对标找差,完善设施,改善环境,努力提升公厕管理和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具体行动,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该局在功能完善、卫生整洁、环境舒适、标志统一的基础上,在城区扎实开展公厕建设管理及提升改造行动,着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打造民心实事工程。今年新建一类公厕1座,改造提升二类公厕2座,均即将投入使用。目前城区125座公厕全部达到二类以上公厕标准,真正打造一批规格更高、环境更好、设计更人性化的公厕。
  该局在强化公厕硬件设施的同时,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抓好细节管理,实现“小厕所、大民生”。环卫一条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照3个片区全部落实“公厕包干”管理制度,每个公厕点都安排一位保洁员,及时保洁公厕,添加厕纸、洗手液等物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高品质建设、精细化管理。另外,为掌握公厕卫生实时动态,建立消杀台账和管理台账,每日更新,确保消灭病菌蚊虫,保障公厕卫生整洁,为市民提供更加放心和舒适的如厕环境。

强化园林绿化管理

  为有效巩固城区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连日来,县城管局多措并举,全面强化对县城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该局组织人员重点清除行道、绿地上树木的枯死枝和下垂枝,及时对绿化树木及绿篱进行修剪定型,提升绿化景观效果,促其合理生长。目前,已完成人民南路绿化带修剪、枯枝死树清理,以及迎宾路、港城路香樟枯枝修剪和清运工作,正在清理新建中路、新建南路、景湖路等主次干道两侧绿化带及行道树下的杂草、杂树等。
  在加强日常养护的同时,该局组织园林绿化养护人员对城区范围内的绿化带、绿地等杂草、白色垃圾进行集中清理,确保园林景观整洁,抓住苗木雨季吸收水肥的有利时机,对绿化植物进行全面施肥,确保生长旺盛。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建立苗木病虫害防控机制,突出做好栾树、重阳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零容忍”管控违建

  今年来,县城管局紧紧围绕县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严格按照新的“三十条”标准要求,以“零容忍” 态度,多措并举加大对违法建筑的巡查、管控力度,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
  为全面强化违法建设巡查管控力度,该局通过网格式管理,把检查区域责任到人,加大日常城区、规划区执法巡查力度,执法人员每日进行巡查,坚决做到动工就拆,从而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加强错时值班,增加早晚薄弱时段巡查时间和频率,保证巡查管控无缝对接,确保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据统计,8月份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8起、750余平方米。
  针对辖区夜间施工,建立定人、定向、定时的联系机制,加强与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联系,发现问题及时相互通报。对于查出的违法建设加强后期跟踪管理,加大巡查频次、轮守值班力度,严格管控违法建设,有效解决查而未停的现象。
  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力度。在保证违章建筑“零增长”的同时,该局逐步对历史违法建筑逐步清理,8月份拆除县城某菜场陈旧性违法建筑110户、3600余平方米。

持续发力助推创文

  连日来,县城管局集中力量,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对照标准,强化市容市貌整治。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严管”要求,对县城区范围的流动摊点进行管控。对店外经营、倚门摆放行为以及节点区域的流动摊点进行拉网式清理。对滨海公园、清水湖公园等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强化户外广告巡查,及时清除破损横幅、宣传牌、灯箱、乱贴乱画的小广告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设施。对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开展整治行动,不断改善城区市容秩序。
  精细作业,全面提升保洁质量。为巩固“洁净城市”创建成果,依托数字环卫,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水洗机扫”联合作业模式,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增加水洗机扫、垃圾清运频次,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绿化带内、城乡结合部等脏乱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解决卫生突出问题,打造卫生整洁的城区环境。
  强化督导,巩固提升城管成效。组建督查组深入一线督导,发现问题及时交办,一线处置,立行立改,确保工作持续性。

整治提高照明设施

  今年以来,县城管局进一步整治提升城区照明设施,在日常管护、服务水平、巡视整治方面下功夫,切实保障居民出行便利。
  严格日常管护,提升路灯设施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和督查,应用绩效考评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执行力,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面提升路灯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水平。8月份以来,对县城管护范围内的主次干道维修路灯64盏,维修景观灯70盏;检修线路56处,更换电缆536米;检修配电箱10处;检修变压器4台;检修背街后巷路灯5处,保证主干道亮灯率达96%以上,确保路灯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加快施工进度,快速推进路灯节能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县城路灯线路改造项目施工,已完成永宁路(S327-海滨大道)顶管和60余座井砌制,人民南路(华泰路-S328)线路改造县城路灯补杆、配电设施改造项目正在实施,目前已完成3台美式变压器和5台杆式变压器安装,下周推进港城路线路改造顶管(海滨大道-永康路)和3台杆变压器安装项目实施。
  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突发的线路故障、设备故障,始终保持在3至5个工作日内给予修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障市民出行便利。运用多种手段广开交流平台,虚心倾听市民的呼声。提升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加快工作作风转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实地察看并及时回复处置情况,保证每一件舆情有记录、有落实。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