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版
2021-07-23 07:31   浏览人次:

快乐暑假 安全一夏

  快乐的暑假在哪里?在家里、博物馆里,在美丽的大自然里,更是在安全意识里。拿好这份清单,希望大家树牢安全意识,能够安全一夏。
  安全清单一:危险水域要远离
  暑假,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谨记防溺水“六不要”: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盲目下水施救。
  安全清单二:外出游玩不扎堆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疫情防控不可放松。
  1.尽量减少外出,如果要外出,尽量短途出行,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游玩。
  2.外出游玩时,要紧跟大人,到超市、餐馆、夜市等人多密集场所,或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
  3.外出回家先洗手。
  4.居家时要多开窗通风。
  5.不去疫区旅行。
  6.作息规律、加强锻炼、营养均衡。
  7.日常健康监测不可少,如果出现体温异常、咳嗽、乏力等不适,要及时就医并主动汇报。
  安全清单三:居家安全要牢记
  都说家是安全温暖的港湾,其实家里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要注意。
  ★用电安全
  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2.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3.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用火安全
  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
  2.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3.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居家安全
  1.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
  2.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
  3.不给陌生人开门。
  4.不往窗外抛物。
  ★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2.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3.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
  4.不得在马路中央骑自行车。
  5.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
  6.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
  ★上网安全
  1.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
  2.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不告诉他人。
  3.聊天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
  4.上网要有节制,文明健康上网。
  安全清单四:视力保护不能忘
  暑假期间,大家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知识还记得吗?
  1.养成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一尺、一拳、一寸”要牢记。
  2.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方眺望,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3.光线要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避免眼部伤害。
  出现下列安全事件,怎么办
  ★中暑了,怎么办?
  专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这个时候要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二是轻症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这个时候,请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并及时前往医院救治。
  ★打雷了,怎么办?
  雷雨天在室内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1.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2.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
  3.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
  4.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打雷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
  5.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面对蚊虫和病毒,怎么办?
  夏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由于蚊虫过多也增加了传染渠道。不过,每种传染病都有它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掌握好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
  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
  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

出外旅行牢记防疫安全

  有关部门提醒,现阶段正值暑期,有出游计划的市民较多,大家在出行之前,需要充分了解路途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并确保“绿码”出行。返甬后仍要持续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可疑临床症状,请尽快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眼下,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也有少数地方的疫情再次出现“反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可以说,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扩散和蔓延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暑期出游显然存有较大风险,若前往中高风险区,就容易感染病毒,给疫情传播、扩散和蔓延留下可乘之机,加大疫情防控难度。为此,相关部门适时提醒恰到好处。
  笔者以为,暑期出游之前,必须做好各项防护功课。一方面,合理安排行程,做到非必要不流动。坚持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游期间严格遵守旅游出发地、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另一方面,提升防范意识,注重个人防护。出游期间必须做好自我防护,既要自觉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又要遵守“一米线”的好习惯。如此,暑期出游才能既开心又安全,做到出游、防疫“两相宜”。
  当然,暑期出游除了游客要做好自身的各项防疫措施之外,景区也要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比如:严格落实“预约制”、严格落实“错峰、限流”规定和要求、做好消毒、测温和亮码等常态化防疫工作,确保景区防疫无漏洞、无死角,给广大游客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
  只有游客切实做好各项防疫功课,再辅以景区配套的防疫保障,暑期出游才能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开心、平安地完成。

孩子的阅读习惯,到底该如何培养?

  对于阅读,如今不少家长的感受是,不仅对孩子有好处,对父母本身也有益处。通过阅读,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在阅读中,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基于此,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阅读,希望通过一些特殊的交流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到底该怎样读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读哪些书、接受什么样的“阅读教育”?本期,我们邀请到儿童MAH阅读体系培训师、书香中国——领读者计划推广人海阳,为大家提供一些切实可用的阅读建议。
   
  阅读习惯应该从兴趣开始培养
   
  “是什么让孩子没有阅读的动力?为什么孩子的阅读习惯那么难建立?”近日,一场特殊的网络直播讲座在不少家长群中传播,受到了广泛关注。直播中,主讲老师海阳围绕“学能提升,阅读当先”的主题,从阅读动力、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思维等方面,向家长们分享了他多年来的教育经验。
  在海阳看来,阅读对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几乎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换句话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一个人对课内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能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一定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段子:外出游玩,当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有人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有人却是:“妈耶,好多鸟,好好看……”面对美景,有人脱口而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而有人则只能感叹:“哇!好美啊……”表达爱国之情时,有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有人则是:“不转不是中国人!”
  可见,阅读对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何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为孩子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海阳表示,从小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非常重要。
  “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家长生动形象地讲一个故事开始的。”海阳说,他曾经碰到过一个孩子,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在与海阳的第一次见面时,他给孩子推荐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并鼓励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定时、定点、定量”做深入阅读,一个星期过后,再带着从书中了解到的知识和思考回来交流。
  显然,亲子深入阅读带给孩子的改变是显著的。“通过老师、家长的简单引导,这个孩子很快就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从那时起每周都能读完一本书,完成任务后再从我这儿领取新的一本书,周而复始直到现在。”海阳告诉记者,通过阅读,他能很明显地看到孩子在性格、交流方式上发生的改变,这也是让他倍感欣慰的。
  “经常阅读,相当于给孩子打开了一个认知世界的窗口,激发他们的求知与探索的能力,开启了一扇他们窥向未知领域的窗。”海阳说,孩子的阅读兴趣很可能由此变得更加浓厚,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椒江的王女士从女儿瑶瑶8个月开始就给她读绘本,每天两个小时。如今,孩子已经读了数千本绘本,平日里说话都是“出口成章”:“妈妈,外面大雨滂沱的,好吓人……爸爸,我的肚子空落落的……”游玩博物馆时,瑶瑶也可以脱口而出:“这是猛犸象,这是犰狳。”
  在王女士看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因此在瑶瑶刚学会爬的阶段,她就会购买一些有趣的绘本读物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家中享受难得的亲子阅读时光。
  “现在的孩子更多是与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接触,可这些东西带给孩子更多的是视力损伤和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王女士说,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他们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当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这种成长式的学习往往是相互的。
  不过在王女士看来,虽然如今很多家长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阅读,但是自己本身却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这样教育起孩子来,就很没有说服力。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点,于是她决定言传身教。本就爱书的她,为了给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又特地买了好多童话类型、科幻类型、家庭教育类型等适合孩子和自己阅读的书籍,周末没事干就窝在家里看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阅读。
  对此,临海的郑先生也有相似的意见。他认为,阅读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在阅读中,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想法会出现很多分歧,互相交流的过程就是一种化解分歧的形式。对于家长而言,一起阅读的方式,也能让他们更好地走进孩子心里。
   
  让阅读走进孩子的心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网络一代的阅读往往更偏重于“数字阅读”,例如一些网络小说、杂志期刊等。这时候,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帮孩子更好地处理“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关系?
  “纸质阅读是线性、完整、深入的,更适合深度学习新的内容;而数字阅读则是跳跃、生动、便捷的,适合完成即时性的学习。”海阳说,对于青少年儿童,纸质阅读的能力与数字阅读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相较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多的孩子阅读素养更高。因此,在数字阅读时代,家长一定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纸质阅读的兴趣培养。
  培养阅读兴趣固然重要,但许多人也同时认为,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海阳建议家长若是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可以在家里用心布置方便阅读、刺激阅读的环境。
  首先,选书是个技术活儿。市面上的儿童图书琳琅满目,很多时候家长买了不少书,但孩子要么不爱看,要么看了缺少收获。在海阳看来,当孩子开始阅读时,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题材比较均衡的书籍给孩子看,让孩子先进入阅读的状态,享受阅读的惊喜。
  同时,再挑一些有故事性的书籍或绘本穿插阅读,因为对孩子来说,诗歌、散文以及优秀的短篇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一般比较枯燥,但这三类书籍又恰恰是能提高语文素养的。如果能将这些书籍与一些有趣的故事书结合阅读,通过知识“由薄到厚,由浅到深”的过程,让孩子体会到书本的诱惑,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例如放学后的晚上,和孩子一起进入美妙的阅读时光,并尝试使之成为习惯。不必强求每次阅读的持续时间,专注而热情地阅读30-40分钟,也能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暑假出游莫忘交通安全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
  目前已进入汛期,高温、台风、强降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易发,暑期旅游高峰期将至,大众出游热情高涨。为确保游客出行安全,有关部门发出夏季旅游交通安全温馨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出游时要注意交通安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防范和化解旅游安全风险。
  旅游大巴
  出行前
  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上车。要提前了解安全锤、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门窗位置,掌握紧急逃生正确方法,确保自身安全。拒乘非法营运车辆及超员客车。
  乘车时
  要文明乘车。上下车时,不拥挤不争抢,礼让有序。不在车厢内吸烟。不要站立或在车厢内随意走动、追逐打闹。
  拒绝危险驾驶。旅客如发现驾驶人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必要时向当地交警部门举报。
  要安全乘车。要全程系好安全带,不要将头、手、脚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不要随意开启车门、车厢和车内的应急设施,不可随意触摸车上控制器,如车门锁等。下车时,等车辆停稳,仔细观察周边,确认安全后下车。
  乘车过程中不做任何干扰驾驶人的危险行为。不与驾驶人闲谈;不以恶劣言行冲撞驾驶人;千万不能抢夺方向盘等。
  自驾出行
  出行前
  相关信息要掌握。包括提前规划线路,安排好时间和行程。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发布的疫情风险信息,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及时关注公安交管部门发布的路况信息和安全提示。仔细检查车况。
  出行物品须备齐。检查证件、纯净水、食物、应急救生设备等随车物品是否备齐。如无专业人员指导或陪同,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海岛等危险区域以及手机信号差的偏远山区。
  租驾车辆时,须有合法驾照,选择有合法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严格按照规定购买相关交通保险,建议购买个人意外保险。
  行车期间
  自驾出游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旅途中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驾驶,连续驾驶不能超过4小时。遇大风、大雾、扬尘、降雨天气,应减速行驶。杜绝酒驾、醉驾、毒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不超速、超载、不占用应急车道行驶、保持安全车距、不违法变道、“加塞”等。建议及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家人朋友,如遇危险事故可得到有效救援。
  如遇旅游服务质量纠纷,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疫情防控期间,乘坐交通工具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可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新高一暑期规划的重要性

  中考是初中阶段的终点,但终点同时意味着新起点。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变化,初中的知识相对浅显。并且,面对新高考的变化,多数学生都觉得迷茫,所以对于刚结束中考的学生来说,这个暑假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差异
  知识量变大
  总体来说,初升高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
  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教师常常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方法,以反复讲解,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以具体辅导。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的做法少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
  新高一学生心理变化莫忽视
  初高中暑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一些学生的适应性很强,能迅速调整,坦然过渡;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走过了一段黯然神伤的历程。
  失落感
  特别是对于那些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原先遥遥领先的成绩优势已不复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学则很难摆正心态。
  孤立感
  进入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善于交往,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懂得去理解他人。虽然大多数同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融合到群体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碍的同学,因种种原因其“闭锁心理”不断增强,形成一种心理缺陷,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失重感
  上了高中,开学不久就发现,沿用初中的那些学习方法已经不灵了,茫茫然无所适从,各科考试全线告急,很是失落。
  了解了准高中生将发生的这些变化,家长不妨及时跟孩子多沟通这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找一些过来人跟孩子多交谈,让孩子及早了解高中生活,利用暑假的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的高中生活。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