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元高中专版
2020-11-03 09:31   浏览人次:

新东元  新气象  新期待
—— 县东元高级中学见闻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10月27日晨,记者赴县东元高级中学采访,未到校园,便隐约听到朗朗书声。远望排排鳞次栉比、别致簇新的建筑群,就像手捧书本,放声朗读,沐浴霞光,充满朝气与活力师生方阵。
  虽时值深秋,但记者走进县东元高级中学校园,映入眼帘的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法桐、松柏等各类树木葱葱郁郁;大片串串红、菊花,像张张满面春风姑娘的笑脸,向开始新的一天工作、学习的师生们点头致意,似乎在说:“老师们、同学们,早晨好!愿你们带上当日的梦想踏着晨曦而来,背上当日的硕果披着晚霞而归!”
  东元,拔地而起展新姿
  “东元高中是刚建成投入运行的高级中学。”县教育局副局长、该校校长施问华兴奋地告诉记者,建设东元高中是县委、县政府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市县“两重一实”重点项目。在人们热切期盼中,东元高级中学在县城东片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县委、县政府及有关单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施问华动情地说,学校基本建设快速推进。在县城发公司等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大力协调下,施工单位仅用5个多月时间,不分昼夜的奋战,建成了一所占地190余亩、建筑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学校。设施装备建设有条不紊。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装配,宿舍和食堂生活设施的购置、安装、调试均已完成,军训和开学以来运行基本正常。而且,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经环保部门检测,各项环保指标均在安全范围之内。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有效。通过选派、选调、考录、招聘等方式,组建了一支名师领衔、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98人的教师团队,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8人,有来自南通的外聘名师2人。为缩短新教师成长周期,让来自初中的教师尽快熟悉高中新课程,来自县内不同高中教师尽快融合,8月10日至18日,举办了专门的培训,进行新教师入职宣誓,成效良好。学生入学教育张弛有度。8月25日至29日,对首届高一新生进行为期5天的军训和入学教育。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意志品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东元,敢迎挑战高定位
  “一所全新学校,必须有一个目标定位,让师生有方向、有信心、有追求、有期待。”曾有分管滨中教学10年副校长经历的施问华深有感触地道出了办学真经。
  乘着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东风,贯彻落实县委和教育系统“四比四争”主题活动要求,东元高中明确提出“学南通、赶超射阳二中,打造全市高中新品牌”的目标定位,助推滨海教育新跨越,把东元高中办成人民满意的省四星级学校。
  为此,将通过“四个转变”来实现上述目标:转变观念,比作为争进位。着力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树立质量立校的强烈意识,担负起进位使命,分别在校内、县内、市内搭起比拼赛绩的“擂台”,使奋发有为、勇争一流成为作风新常态。转变课堂,比特色争创新。深入学习、考察南通课堂改革的经验,积极探索并打造东元中学课堂教学新特色,努力实现课堂生态的创新:即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解决者,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伙伴。转变教师,比状态争贡献。努力打造协作进取、敬业奉献的教师团队,激励教师自我加压,提振精气神,立足学科实际,瞄准标杆学校排名,以“一年高考三年抓”的恒心,夯实基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三年后学生圆梦、学科进位作出贡献。转变学生,比品格争进步。大力推行“五自”品格塑造工程,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塑造学生的自信力、自学力、自修力、自胜力、自省力,帮助学生克服娇气、戒掉惰性,树立信心、锤炼品格,从而强化学生刻苦学习、不甘落后的情感态度,努力成就积极有为的人生。
  东元,质量立校抓课堂
  “ 《插秧歌》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我答!”
  “我答!”
  “我答!”
  ……
  这天,记者无意走进施问华在场听课的青年女教师姚景超的语文教学汇报课堂。但见老师提问的话音未落,全班50多位同学差不多都举起手来争着抢答。
  《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声绘色。全诗写得新、奇、快、活,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在讲授这首古诗中,姚景超较好地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二是学生上台形象演示,加深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三是现场写出100字短文,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记者默默做个统计,上台演示同学12人次,抢答问题23人次,宣读现场写出的短文8人,还不时出现笑声、惊诧声、感叹声……这是一个生态课堂,有效课堂,快乐课堂。
  该校把培训青年教师当着一个提高课堂效益重要环节来抓,采取上大课、举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措施,全力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以上汇报课作为检验青年教师是否合格的主要手段,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尽快进入角色,挑起教学重担。
  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生态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推崇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所有班级都建立学习小组(学习共同体),不仅课堂分组讨论,课后还开展分组竞赛,包括学习、常规,通过小组成员互相检查、监督,提高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习自觉性,切实保证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课改从制度上对所有老师、所有学科全覆盖,各学科构建基本课堂模式,老师知道应该怎么备课、上课。职能处室和年级部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和老师上课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确保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东元,高效管理出硬招
  首届高一年级共录取了1413名学生,分23个班,学校对首届学生管理极为重视。在假期中学校领导就多次对开学后的工作做了严密的指导与部署。倡导“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群体”的理念。师资配备上,精挑细选,斟酌再三,高一年级教师各个班级安排上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23个班的班主任大部分都是年富力强,有丰富班主任经验、工作认真、埋头苦干的好老师。各年级积极贯彻执行学校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向严格管理要质量。根据各位老师的工作经历和老师的工作想法安排最适合本人的相关工作,充分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建构最高效的管理团队。完善了高一年级教师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全天候在班服务要求,助理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制度;制定了高一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及学生宿舍管理晚自习管理细则,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培养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该校聘请专业军训机构为学生开展了为期5天的军训,在军训中,所有同学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开展精致养成系列主题活动,即: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快、轻、静”活动;每日阳光体育活动、跑操比赛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张弛得当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奋发进取能力、包容欣赏能力。
  “爱我中华,勤奋读书!”
  “全面发展,振兴东元!”
  ……
  时近中午,阳光明媚,暖意融融。正当我们采访结束与施问华校长告别时,从操场上传来了师生跑操的清脆响亮的呼喊声。这呼喊声折射出东元人“砥砺奋进破浪行,敢迎挑战摘星辰”的豪迈气慨。记者坚信:东元人定能迎来“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明天!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