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坎街道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
今年来,东坎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涉军维稳工作,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不断强化涉军维稳责任机制,积极落实各项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好复员退伍军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摆上重要位置,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定期召开各村(社区)负责人专题会议,收集退役军人信访诉求信息,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布置工作,实行领导班子挂包村(社区)、村(社区)服务站站长及专职人员主动调解的退役军人信访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将不稳定因素分解到人,做到人人头上有目标,个个头上有责任,确保辖区内部稳定对象不脱离视线,防止越级上访事件发生。1-7月,共接待退役军人来信来访 58 人次,解决各类问题 27 余件,受到广大退役军人一致好评。
强化包保责任,着力化解信访矛盾。严格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信访责任追究制度、零报告制度等信访工作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切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两参”人员,复员、退伍、伤残军人等重点涉军群体,进行拉网式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集中排查与经常性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面上排查与内部排查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面上不漏系统、系统不漏单位、村居不漏个人,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登记, 建立了问题清查台账。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排查出的退役军人信访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按照“一人一册”的要求,进行分类建账,对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包联,建立包保稳控专项档案,落实职责分工,逐人逐项对照相关政策检查落实到位。
全面落实政策,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现有政策,对合法诉求解决到位。坚持诚心、耐心、爱心服务,认真及时接待每一位来访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为来访人员提供热情周到服务,主动了解情况,结合现有法规政策和实际情况对所有诉求进行综合研判。对合法诉求严格依照现有政策刚性执行,不拖不推;对无理诉求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做到合法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教育到位,落实首办责任,尽力让诉求对象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加强对优秀退役军人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各项权益,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娘家”的温暖。
奋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今年来,东坎街道将食品安全列为街道年度重点工作,不断加大食品监管经费投入,完善监管体制。大力整治食品安全隐患,努力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稳扎稳打地走在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道路上。
强化责任意识。各单位按照要求,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特别是在人员配备、台账资料、属地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确保达到创建标准要求。街道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街村干部共担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坚决做到创建任务、创建责任、创建人员、创建时效、创建质量“五落实”。建立日会办制度,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办协调会,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认真研剖、分类施策,明确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逐一抓好整改落实。从严考核奖惩。制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对照创建行动的任务清单和工作目标,进行动态考核和奖惩,确保创建工作保质保量、圆满成功。
强化多措并举。营造氛围。抽调街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200名以上,组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队伍,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作用,通过发放相关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新媒体转发、文化活动展演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宣传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确保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思想基础。严抓整治。街道按照创建职责分工,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和重点领域积极开展问题排查整治行动,积极配合县职能部门对存有食品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出重拳、下狠手、严整治,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推动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同时打造一批“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食品安全示范企业,以正面典型引领食品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形成合力。主动加强与县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协调联动,建立街道与县有关部门定期联系工作制度,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做好集中整治、日常检查等工作,群策群力,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管理从严从实、常态长效。
持续推进“小化工”专项整治
近期,东坎街道采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模式,明确整治重点、全面整合力量、刚化干部责任,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原则,对辖区内“小化工”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提高认识,深化学习固思想。“小化工”整治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街道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项整治部署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和县会精神,使街村两级干部进一步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为坚决、彻底清除“小化工”顽疾奠定思想基础。
聚焦目标,强化宣传增共识。为造浓“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氛围,街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张贴30幅宣传标语,发放6500余份宣传单,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严厉整治“小化工”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性、紧迫性。
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强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发动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排查上级交办排查的经营单位8286家,自排辖区内企业528家、个体工商户1249家,坚决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全覆盖。
精准施策,重拳出击抓整治。经排查,共认定辖区内3家违法违规“小化工”经营单位,并约请县工信局、县市场局、县环保局、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会办研究,组成联合执法队依法依规对这3家经营单位进行取缔关停,并拆除相关设备。
强化基层党建促发展
今年以来,东坎街道党工委按照县委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切实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城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评定升”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党员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利用“江苏先锋”“铁军号角”“智慧党建”等平台,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新思想,全面提高政治素养。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实战中丰富阅历,在实干中锤炼本领,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及农房改善等重点工作上,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谋划决策、工作落实、服务群众、破解难题和驾驭风险的能力。制定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上班考勤、在岗督查、工作通报、跟踪监管等8项刚性制度,在30个村(社区)搭建服务质效远程监督平台,构建起多元化、全方位作风监管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目前共有136名后备干部进入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管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大本土人才的培育力度。坚持把人才引进作为招商引智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去抓,多层面、多方面招引特殊人才。上半年,12家骨干企业已累计招引高端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特殊人才30多名,为地方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