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管局专版
2020-03-30 07:18   浏览人次:

让城市文明更有温度

———县城管局推进民生城管工作纪实

  阳春三月,生机勃勃。徜徉在城市中,树绿,草青,路畅,街净,灯明,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美景的背后,是县城管人以“绣花”般“一针一针铺于毫发”, 从细微之处推进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内涵,让城市更暖心、更有序、更美观、更洁净。
  聚焦除“堵点”  提升人居环境
  “过去这条路坑洼不平,石子裸露,雨天还积水,现在经过城管市政改造后,地面平整,下雨天也不会有积水,走起路来真畅快。”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家住县社支巷的居民杨学广老人乐呵呵地说。
  去年以来,县城管局将基础设施提升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重点开展积水路段雨水管道整治改造,人行道铺装维修、各类窨井的维修、盲道设施修复、停车位及相关设施的改造和维修、绿化带提升和改造、花坛改造和维修、桥梁栏杆的维修和更换等。新建强排泵站2座,对师苑路、双拥路、景湖路等6条道路雨水管道和雨水井实施改造,完成20条道路排水管网清疏和8条道路管网检测。建立市政设施微小破损快速维修机制,累计对14条道路人行道板、雨水井、破损路面、交通护栏等及时维修,完成25条背街小巷路面硬化改造1.2万平方米、排水管网改造2000多米。实施照明全覆盖工程,完善社区背街小巷路灯照明体系,路灯亮化率达98%以上,今年底实现县城背街小巷路灯照明全覆盖。对人民北路、永宁路等路段线路和老旧变压器进行改造。为了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该局在县城设有单车投放点100个,1300辆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绣花式”功夫  提升城市颜值
  “摊子乱摆、车子乱停、牌子乱挂”现象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不仅阻碍了行人正常通行,也影响了市容市貌。
  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该局市容大队以铁腕手段,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的要求,常态化整治出店经营摊点800余起,规范入室入场经营。实施店招店牌与户外广告整治,按照“统一规范审批、展示风格特色”的要求,改造店招店牌4500余块,拆除各类楼顶违规广告、高炮广告等户外广告200多处,新的整齐靓丽店招店牌已成为城市一道风景。
  全面规范非机动车摆放,漆画非机动车位3000多个、机动车停车位225个。改造提升南湖公园广场、西湖公园和师苑渠、西大沟、清水河等风光带,新建10处“口袋公园”。
  垃圾不落地  营造洁净市容
  推进环卫管理改革创新,继续推进主干道“以车代桶”改革,撤除垃圾桶,实行人工收集,确保垃圾不落地;实施社区“以箱代池”改革,拆除露天垃圾池240座,投放垃圾箱310只,实行密闭运输。规范建筑渣土管理,渣土车辆全部实行密闭运输。实施环卫机械化作业,新增洗扫车、冲洗车等环卫机械,县城道路机扫率达80%。持续推进县城“公厕革命”,新建10座、改造20座的二类公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狠抓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县城65个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在东坎街道、坎北街道、县农业园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扎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运,全县日平均收运处理垃圾达500吨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有序推进“两重一实”项目复工

  连日来,县城管局在扎实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有序推进城管领域各类民生项目复工复产,确保防疫和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该局派专人组织指导施工单位和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落实落细人员管控、防疫物资储备和员工生活保障等措施。督促企业精细做好返岗人员信息核查、健康监测、员工防护、消毒杀菌、人员食宿管控等工作,做到防疫“零缺位”。协调做好企业防护物资采购、水电气、物流等保障工作,并为企业行政许可事项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抓住春季植树季节,对县城各类公园、道路、S327绕城段进行增花补绿。对县城16条主次干道店招店牌改造和沿路墙体立面出新,实施停车线、停车标志、导向牌等市容标志和遮阳挡雨棚等城市家具新建提升。有序推进三友、友好等10个社区背街小巷路灯进行新建改造和S327、新建南路等路段亮化线路和县城路灯安全防护设施升级改造。对20个小区垃圾分类做好市场化运作、3个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各类前期调研,力争尽快投入运作。

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近日,为确保复工企业安全、有序开展生产经营,县城管局严格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防控措施,严密细致地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等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保障复工企业垃圾及时清运。对责任单位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清运做到零积存。环卫所对治润电子、超威公司、滨海国际大酒店等复工复产企业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全方位监管、全过程清运。渣土管理办公室联合各街道、社区对在建工地巡查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叮嘱工地负责人做好工地复工前后的渣土管控。同时,跟进了解辖区企业复工准确时间,动态掌握复工企业复工情况。指导复工企业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复工生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等内容,落实落细各项举措。督导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做好废弃口罩定点收集,做好餐厨场所、公共厕所等消杀工作。

筑牢公园环境“防疫网”

  为全力做好公园疫情防控工作,县城管局组织专门人员,采取综合措施加强保洁和消杀,防止人员聚集,切实保障公园环境卫生。
  该局在县城公园、“口袋公园”安排专人值守,并严格落实巡查督导制度。坚持每日对各公园广场、绿化带等进行喷洒消毒,重点对健身器材、活动广场、出入口进行消毒杀菌,消杀工作有记录、有追踪、有检查,做到不遗漏、不间断,确保公园内环境卫生无死角、无遗漏,公园垃圾日日清。建立完善的值班备勤制度,统筹调度人员编入巡查、消毒等不同的责任小组,发挥协同战斗力,为群众筑起牢固的健康防线。设置党员“先锋岗”,对在游园内聚堆下棋、打牌、跳广场舞的市民进行劝说、疏散,在公园出入口和显著位置张贴温馨提示、公告,设置党员流动“广播员”,定时在各个游园内巡逻检查,宣传科学防治疫情要点。

妇联向环卫工人捐赠防疫物资

  针对当前我县防疫一线环卫工人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短缺的现况,日前,县妇联组织向县城管局环卫工人捐赠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据了解,在目前市场普遍缺货的情况下,县妇联依托多方力量、多方面开拓供货途径,购到500只口罩、2箱(5kg×4/箱)84消毒液、2箱(80只×30包/箱)一次性手套、35瓶免洗手消毒液、14瓶物表消毒液以及围裙、牛奶等物资。

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

  连日来,县城管局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的要求,按照边防疫、边整治思路全方位整治提升城市环境。
  强化市容秩序整治。按照没有店外经营的要求,重点对农贸市场、校园、公园等场所及周边摊点实行长效管控,确保无店外经营。强化店招店牌设置的审批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设置店招店牌现象,有序推进人民路、纬中路等16条县城区八纵八横主干道及重点区域店招店牌以及户外广告牌与楼顶广告牌等整治。强化非机动车停放管理,重点强化公园、广场停车秩序管控。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强化城市道路卫生保洁,实现墙到墙、边到边的无死角、无盲区环卫保洁,达到路面无积土、池桶无满溢的标准,一丝不苟做好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基础设施消毒管理。及时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重抓建筑渣土运输管控,严格控制道路扬尘污染。

加大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

  今年来,县城管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对垃圾分类集中处理要求,进一步提升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对县城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的运行监管,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确保取得实效。
  建立稳定的农村垃圾收运机制。加强对各镇区农村垃圾收运工作的督查考核,充分运用经费拨付、督查通报等措施和手段,督促各镇区建立稳定、高效的农村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机制。提高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质量。根据省住建厅关于住宅小区评价标准的要求,重抓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的日常督查考核,建立每周会办、每周督查、每月考核、每季度兑现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质量和成效。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监管。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理量、处理效率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确保餐厨废弃物处理规范有效。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按照省住建厅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引导企业加装装修垃圾处理设施,健全完善全过程、全链条的台账记录,不断提高县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强化垃圾焚烧厂日常监督管理。重点强化对垃圾焚烧厂安全生产、规范运行、污染防治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垃圾焚烧处理规范、有序、安全运行。重抓农村垃圾分类试点督查指导。在滨淮、界牌、八巨3个镇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天场等8个垃圾分类试点镇区每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考核,力争今年底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85%。其中,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继续保持100%,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餐厨废弃物处理率达到10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全市上游水平。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