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运局构建“绿色平安智慧”交通
2019-03-22 21:05   浏览人次:

有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交运局构建“绿色平安智慧”交通

  今年,县交运局按照“交通强县”战略,精心谋划,围绕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6.5亿元的目标,加快完善“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创建“四好农村路”,完成S328、滨樊线等5个PPP项目建设,加快沈海高速滨海南互通(S328互通)、S226滨海段西移、通用机场、滨淮高速项目4个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城市公交企业改造,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镇村公交全覆盖,把构建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智慧交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高质量打造干线路网。建成一条骨干公路,S328于6月份建成通车,完善“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加快推进5个PPP项目,滨樊线、陈新线2条县道6月份能够建成通车,滨海大道12月份顺利完成道路工程,东海大道、北海大道2条县城快速通道年底基本建成,加快升级县道档次,闭环县城通道。抓好4个规划项目,加快沈海高速滨海南互通(S328)前期工作,力争具备开工条件;加快S226滨海段西移、通用机场、滨淮高速研究论证,争取及早开工建设。
  高标准创建“四好农村路”。用两年时间,每年投资2亿元,完成省级“四好农村路”达标县创建工作,高质量服务群众出行。制定创建方案。确定全长约180公里迎检循环线路,对沿线配套设施统一规划设计,打造全县一个大循环,每个镇(区、街道)至少一个小循环。提升通行条件。打通“断头路”,加快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互联互通。今年实施公交线路150座宽路窄桥改造,对50公里农路进行大中修;明年实施公交线路上60座宽路窄桥改造,对100公里农路进行大中修。加强运营养护。指导并督促各镇(区、街道)做好乡、村道养护,加强急弯、临河、连续下坡等险段的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农村公路绿化达标率。完善管理体系。明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权责,探索建设和管护市场化专业化,实现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建设交通枢纽节点。完善火车站集疏运体系。以连盐铁路滨海港站为中心,建设完善的火车站服务设施,释放铁路枢纽效应,建设一体化的旅客换乘体系,实施城市公交枢纽、城乡公交换乘站及停车场“三位一体”铁路运输综合体系建设,提高集疏运水平。推进货运站场码头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城乡配送基础设施,围绕港口、铁路枢纽,依托G228、G204、S327、S348、S328、海港大道和疏港航道等交通大通道,通过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研究新建港区物流园、沿海化工物流园、城北综合物流园;围绕北疏港航道,建设海河联运码头、沿海工业园码头,许家圩码头,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现代物流网络。
  高水准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优化现行公交线路,完成老旧车辆评估收购工作,适时投放新公交车,提高城乡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水平,加快形成“六纵四横两循环”的城市公交网络。出台300辆城市出租车更新办法,稳步进行出租车更新工作,规范巡游出租车管理,创新网约车管理办法,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推进城乡客运发展。统筹规划城乡客运,合理布局运力,加快构建换乘一体、方便快捷的运输体系。引导农村班车车头向下,以行政村为主要节点,兼顾医院、学校、居民集中区等集聚客流,推行班车公交化服务,提升现有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推进镇村公交发展。加大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保证镇村公交运行畅通,新购置的镇村公交车投放运营,实现镇村公交规划的33条公交线路全覆盖。
  高档次提升交通运输装备。提升道路运输装备。客运车辆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环保、高效、低耗的新能源客运车辆,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比例。新购进的新能源车投入运营。货运车辆向重载箱式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集装箱、冷藏散装、液罐车等专用运输车辆。提升水路运输装备。有计划推进运输船舶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内河自航船、顶推船队、江海直达船、集装箱船,加快淘汰落后船型。努力提升运输车船智能化装备。运输车船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车内实时监控系统、安全主动智能防控系统,船舶全部安装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船舶感应识别系统、油水分离器。鼓励发展物流信息网络化,促进“互联网+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加强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控制。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杜绝超标准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对排放标准不达标、不符合规定的营业性黄标车及时淘汰。
  高站位引领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铁路货运,积极与铁路部门对接,做好货运列车编组和班次安排,使我县铁路货运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保障农产品、工业产品、建材、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的低价运输。配合做好港口铁路支线筹建工作。发掘水运潜力,发挥北疏港等航道运输能力,切实加快内河港口码头建设,使水上运输的比重迅速增加。加快实现航空运输“零”的突破,按照A1类要求,进一步加快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确保“十三五”建成使用。
  高效能强化行业管理。强化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加强公路、航道养护,保证行车安全、航道通畅。加强内河港口管理,实现全县内河港口有序建设、良性发展。加强公交出租管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强运输市场秩序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营运行为,净化运输市场环境。强化交通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客运、水陆货运和危化品运输以及内河港口、邮政寄递行业安全监管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交通安全网格化监管,把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强化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管理,不间断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期。完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机制,统筹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工程质量监管。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巡查飞检,把好关键环节,确保S328、滨海大道等重点工程质量全部优良。推进交通运输法制化建设。加大交通执法力度,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加强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岗位培训,提高执法效能。开展“五项行动”。交通干线沿线整治全部达到“六无一有”规范要求,6月份通过评比验收。
  高要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交通执法体制创新。快速推进一步到位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重新整合所有交通运输执法力量,组建一支包括一陆一水在内的交通综合执法队伍,继续强化交通、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模式,实现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根本好转。推进客运市场体制改革。加快整合城市公交公共资源,实行公车公营,城镇客运全部实行公司化改造,加快客运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提升货运企业品质。引导运输企业强强联合、资产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传统运输企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深化交通融资体制改革。积极配合交通控股集团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参与交通建设机制,把握发展节奏,控制债务总量,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