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家乡逐梦飞
———我县2019年新春“筑梦桑梓”返乡就业创业招聘会见闻
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虽然天气寒冷,但在我县2019年新春“筑梦桑梓”返乡就业创业招聘推介会现场却人头攒动、春意盎然。
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用工,搭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就近就地就业,我县举办了此次返乡就业创业招聘推介会,吸引众多求职者现场前来寻找“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当日上午8点30分,记者来到县体育馆,只见门外停满车辆,大厅内更是人声鼎沸。前来应聘的人员摩肩接踵,企业咨询台前围满了人,招聘企业为了让求职者一目了然,直接将公司简介、宣传手册和用工协议平摊在桌上。在了解相关就业政策、企业经营情况以及工资待遇后,求职者们纷纷向心有所属的企业索取资料,并留下联系方式,有的甚至当场就签订了意向协议。
随着我县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带来的大量就业岗位和丰厚的薪酬待遇,吸引了众多在外人员回乡求职。“这几年家乡发展很有潜力,加上优惠政策扶持,我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决定回来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单位。”今年32岁的王娟一边认真查找着符合自己的岗位,一边和记者交谈着,“我学的是会计专业,刚才投了几份简历,觉得都挺好的,离家也不远,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中意的。”
经过仔细的咨询和挑选,今年49岁的林春光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意向单位。“我之前在上海一家企业上班,但是经常要三班倒,这几年看到家乡如火如荼的发展前景,决定不出去了,找个不太累人的工作,在家附近上班。”林春光告诉记者,如今儿子、女儿都已经长大了,陆续毕业参加工作,自己和老伴的压力也少了许多,就想找个工作打发打发时间,这次得知春节期间有招聘会,就从老家界牌赶上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
“你们的工作地点在哪里?工资大约多少?”在岗位表前,今年36岁的余保中主动向招聘人员了解相关信息。余保中一直在苏州做服装加工,他说:“在外面一个月收入有5000多元,但是这两年特别想回老家发展。因为老婆、孩子都在滨海,我回来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虽然老家相比苏南的工资要低一些,但是余保中并不在意:“说实话,我16岁就出去打工了,这么多年在外面漂泊始终没有归属感,每年只能回来三四次,回来就舍不得出去了,想想还是回老家就业吧。”
“一进场就看到这么多企业在招人,心里挺激动的。春节期间如果能找到工作,就是圆了新年最大的心愿。”今年28岁的于勇之前在无锡上班,原本认为找工作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在招聘会现场能找到很多意向单位。“这次招聘会不仅用人单位多,工资待遇也比较好,感觉非常满意,更加坚定了回老家上班的决心。”他高兴地说,这次回来前就听说体育馆这边举办招聘会,正好春节也有时间,就过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回来工作也方便照顾家庭和孩子。
记者在招聘推介会现场看到,上百家企业咨询台前围满求职人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应用自助服务平台,这提高了求职者的应聘效率。“为了让广大求职者了解家乡的就业政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工资待遇,各相关部门在现场设立服务咨询台,以及劳动者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各企业简介和用工需求情况等板块,求职者可以随时进行咨询。”县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县人力资源市场准备了自助求职终端,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只要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区,就可以现场读取到所有的岗位,并且可以现场报名,方便了求职者。
记者发现,与往年的招聘会不同,今年参加招工的企业比以往更多,岗位也更加齐全,薪酬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吕巷汽车后视镜公司招聘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次招聘会上,公司共设立了65个岗位,其中,包含项目经理、模具设计、生产质量员等中高职位,希望大家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针对此次招聘,我们准备了宣传简章,还附有企业二维码,招聘品质工程师、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普工、仓管等近50个岗位,可以给大家更加广阔的平台。”舒马克电源科技滨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党委、政府为企业搭建的用工服务平台,连续举办多年的新春招聘推介会对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企业用工、帮助群众就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非常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这次招聘推介会不仅让年轻人信心满怀,我们中年人也是干劲倍增!”今年40岁的蔡女士开心地咧开了嘴,“我之前是做销售工作的,现在孩子上初中了,就想找个离家近点的公司,这次看到招聘信息,就和朋友一起来现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
前来应聘的人一边详细咨询,一边认真记录,忙碌中满怀喜悦。今年55岁的杨士平以前开过饭店、卖过玻璃、送过货、做过食品批发,还在厂里上过班。“之前,我在无锡那边发展,如今大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小儿子还在读高中,就想找个靠家附近的岗位,增加一些家庭收入。”杨士平告诉记者,老伴儿如今帮别人烧饭,工资收入也不错,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在感受众多机遇的同时也有了深深的自豪感。
在政策宣传区,主办单位通过展板及宣传材料,充分展示我县近年来的创业成果,让有志创业的人士感受到浓厚的创业氛围。“创业有什么优惠政策?申请的过程复杂吗?”今年刚毕业的研究生陈先生饶有兴趣地咨询起创业政策,工作人员热情地为他进行讲解。“我们为创业者进行创业指导和政策宣讲,并提供市场营销等经验分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咨询创业的人还不少,最关心的是创业优惠政策,可以感受到他们作为有文化、有理想的知识青年涌动的激情”。
此次招聘推介会不仅为企业招收到了各类人才,同时也给求职者提供了就业岗位,成功地搭建起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的对接平台。记者了解到,为期两天的我县2019年新春“筑梦桑梓”返乡就业创业招聘推介会,共有12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医药化工、泵阀机械、电子加工、纺织服装、三产服务等就业岗位6500多个。县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2019年的第一场招聘会,主办方更多考虑到大批返乡求职者的需求,很多岗位一旦录用,节后即可上班。在现场设立了创业政策咨询、基地项目推介等全民创业服务区,为返乡人员、失业人员、青年、妇女、大学生、农民创业提供现场面对面的创业指导。截至初四下午5时,进场求职11200人次,有3406人(返乡就业221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通过网站、微信平台、智能求职设备报名达636人。同时推介会上发放创业大礼包达7800余份,实名登记返乡创业达385人。
“严”字当头筑牢思想防线
今年来,县人社局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状态,拧紧从严治党“螺丝”,上足作风建设“发条”,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严”字当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氛围,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
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扎紧制度笼子,刚性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行为,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做到抓早抓小、抓细抓常,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深入持久地改进作风,常态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和县委十二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往实里做,从严治理庸懒散奢,继续坚持领导带班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内部流转制、限时办结制,真正养成作风建设的高度自觉,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社保处重抓落实塑造新形象
去年以来,县人社局社保处严明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严明的工作纪律,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着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窗口,进一步塑造人社部门优质服务新形象。
切实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明确工作联系人,主动对接,按照“交政策、交流程、交基础材料”的要求,切实做好职责移交工作。
切实做好全县村干部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对照市任务找差距,补短板,利用一季度余下的一个月时间积极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继续做好用人单位申报变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养老工伤生育三险待遇支付、保险关系转移、职工个人账户权益单出具等经办服务工作。
人社局履职尽责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县人社局落实政策,完善制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才环境,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出台人才引进各项优惠政策,周到细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企事业单位引进留住并用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组织召开县“接轨上海·筑梦桑梓”返乡创业招商说明会;组织具备开工条件的返乡创业企业集中开工;对筛选出的20个返乡创业典型,邀请滨海日报、县电视台继续进行采访报道;继续做好周五职通车和扶贫职通车系列招聘活动。
就业创业有力有序。邀请20家企业召开“保用工、促发展——助力大港时代”企业用工座谈会;做好2019年春节困难职工及困难企业解困人员工作,以及发放2个省级创业型镇和60个省级创业型村(社区)创建工作奖补资金;完成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4个班期计274人和创业培训2个班期计139人的培训任务;印发《关于开展滨海县2018年度创业之星评选工作的通知》;开展全民创业工作考核;印发《2019年度“筑梦桑梓·返乡乐业”百日行动方案》,组织返乡乐业系列活动。
人才服务深入开展。驻沪人才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工作;组织教育、卫生系统校园提前招聘,共招教育行业87人,卫生行业10人,其他事业单位6人;会同卫生部门组织2019年招聘工作,共招聘115人; 2019年中学教师计划招聘425人笔试已结束,入围245人;向上报送村定向委培医学生计划50名,农村定向委培师范生计划100人。
实现新春招工开门红
今年,县人社局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搭建招聘平台,较好地服务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实现新春招工开门红。
加强宣传发动,造浓招工氛围。在滨海日报、县电视台开辟专栏、专版,不间断宣传用工信息、创业典型;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介精准推送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和信息;发放岗位手册等宣传资料15000余份。择准时间节点,提高招聘成效。抓住返乡人员回乡过节这一契机,开展大型招聘洽谈活动,为广大回乡人员了解我县企业岗位需求、就业洽谈提供平台。实行县乡联动,形成整体合力。除在县级层面举办大型的招聘推介活动外,积极组织镇区开展返乡就业专场招聘系列活动,让百姓就近靠家实现就业。利用网络平台,方便求职人员。积极利用人社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自助求职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推送、查询岗位、投递简历、网上匹配,实现招聘、求职网上互动,真正实现“扫码能求职,自助找工作”。
春节期间,全县累计举办用工招聘活动19场次,其中,县级层面3场,镇区、园区专场16场,累计组织165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6200多个,初步统计参加应聘人员达12500余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748人次。
构建和谐促发展
———县人社局主攻难点争先创优
去年以来,县人社局抓实举措,主攻难点,强化服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18年全县目标任务综合考核中获得部门三组综合奖第一名和扶贫工作单项奖;荣获盐城市人社工作综合考核优胜奖,全市人社工作考核前三名。
我县精准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扶贫工作的成功案例入选全国人社系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评选前十名,县人社局被人社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县人社扶贫工作在全省人社扶贫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大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桥缘家政服务培训基地通过省级考评,我县被市表彰为“返乡创业工作先进县”“返乡乐业工作先进县”;荣获省首届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个,荣获市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汪东进荣获“盐城市技能状元”,被直接认定为“盐城工匠”;4位企业家在市全民创业大赛中获奖。
立体化抓就业助增收。县镇村三级联动,积极化解企业用工难题,帮助群众就业增收。扎实开展就业扶贫“职”通车,精准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1298人,确保具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精心组织就业“归巢”行动,举办新春“筑梦桑梓”返乡就业创业等各类专场招聘会31场,服务企业用工5332人次,城镇新增就业9171人,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457人。走出去招工引匠,开展“乐业滨海万里行”招工引匠活动12场,招工1368人。城镇新增就业全市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全市最低。
主题化抓创业促富民。紧扣“筑梦桑梓”主题,先后举办了返乡创业说明会、全民创业大赛、创业之星颁奖晚会等各类活动60余场次,新增返乡创业1753人,全县招引千万元以上返乡创业项目共230个,总投资101.85亿元。建立“1+3+5+N”宣传模式,广泛宣传创业政策。组织开展“乐业滨海万里行”,通过10个驻外商会宣传推介创业环境及创业政策,鼓励和招引滨海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高频率举办各类创业活动26场,仅第二届“筑梦桑梓”返乡创业招商说明会就现场签约项目34个,协议总投资22.1亿元。全方位兑现落实创业政策,全年发放各类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1.1亿元。
常态化抓引才保发展。组织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引才高校行”“515”引才季等活动30多场次,引进高校毕业生3500多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合肥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人才引培合作机制。在上海设立驻沪人才工作站,积极参加盐城市“两海两绿”战略工程上海人才招聘会。全年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100万元。
多元化抓社保惠民生。充分运用指导、通报、考核等举措,建立有效的联动征缴工作机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9228人,基金收入6.66亿元;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01406人,基金收入3.05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98.7万人,基金收入1.72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万人,基金收入1.22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补偿361万人次、7.37亿元,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达75.2%。办理跨省异地就医930人,直接异地结算4000万元;全年稽核医保定点单位1100家次。社保卡推广使用规模创历史新高。成功绑卡并激活470223人,激活率92.78%;全年通过社保卡代扣城乡居保保费1.17亿元,代扣率达92.79%。
规范化抓维权促和谐。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行动,通过反复拉网式排查,对拖欠职工工资的企业责令及时改正,基本保证了农民工工资无拖欠,累计帮助120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000万元,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2018年度市农民工考核工作中,预估并列第一。在全省率先开创且连续多年常态化开展第三产业工资支付暨女职工保护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依法维护维权能力较弱的女性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仲裁开放月”“流动仲裁庭”等活动,着力打造 “阳光仲裁”品牌,有力提高了仲裁工作的法制效果和社会公信力。协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81件,涉案金额达937.6万元。
精细化抓服务树形象。持续深化“正风肃纪360”活动,持续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制定人社系统“十必须十严禁”服务规范,健全领导带班、协同办理、内部流转、首问负责和问责追究等“五项制度”,规范交办督办、业务办理、窗口服务、公务活动和财审监督“五项工作”,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满意。作风建设在16个镇级平台、296个村级平台落地生根,进行了生动的实践,滨淮镇人社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居保扩面征缴宣传活动,制作个性化的广播稿,每天三次定时播放,在全镇掀起参保热潮;东坎街道人社中心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办事指南等制作成公示牌,做到一次性告知,切实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滨海港经济区人社中心主动作为,热心为辖区老百姓提供城乡居保手机APP在线缴费等线上服务,开创“互联网+时代服务”新模式;界牌镇、八滩镇、蔡桥镇、陈涛镇等人社中心切身转变作风,以优质的服务态度、高效的服务水平、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为全镇城乡居民提供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