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为全面深入总结回顾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和县卫计委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工作部署,近日,县人民医院召开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限,副院长滕宏伟及中层以上干部出席。
该院主要负责人在讲话中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科室要建立健全制度,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标本兼治,全面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始终牢记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进一步做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助力“健康滨海”新发展。
该院分管负责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提高政治修养;加强教育,增强廉洁意识;落实制度,夯实主体责任;弘扬正气,做好正面宣传工作,为医院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政治保障。
该院普外科、医学装备科负责人分别表态发言。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主任向院党总支递交《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状》。
举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部署落实党员干部冬训工作
近日,县人民医院召开2018~2019年度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动员会。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限上专题党课,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刘爱军主持,全院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
该院主要负责人上了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党课,要求全院党员干部以冬训工作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党性修养,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工作实践,解决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勤勉工作,为医院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会上,刘爱军宣读《中共滨海县委关于认真开展2018~2019年度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意见》,对医院党员干部冬训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各党支部充分把握冬训工作新要求,切实保障学习覆盖面和学习效果,使冬训工作更加贴近医院工作实际。
召开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动员会
疼痛门诊正式开诊
2月20日,县医院疼痛门诊正式开诊。该院工会副主席、麻醉科原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建龙主诊。
王建龙从事临床麻醉工作30年,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对患者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近年,他赴湖南长沙学习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该疗法主要通过“平衡治痛”“序贯三联疗法”和“无激素绿色理念”治疗慢性疼痛,疗效显著。
据悉,该院疼痛门诊主治范围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糖尿病末梢感觉异常,癌性疼痛、颈肩腰腿痛、足底痛、肩周炎、膝关节炎,各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各种软组织痛,偏头痛、血管紧张性头痛、颈源性头痛以及功能性阳痿、早泄、遗尿症、面神经炎早期、面肌痉挛、膈肌痉挛、落枕等异常情况。
专家在疼痛门诊坐诊
开展微创腔内斑块切除术
近日,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血管介入腔内斑块切除微创手术,实现血管外科技术水平的新突破。
据悉,接受手术的患者崔某,半年前感觉右下肢有麻木感,未引起重视;近1个月来右腿症状逐渐加重,跛行几百米就疼痛酸胀难忍,还伴有右脚麻木发凉。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宝才接诊后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患者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过细致地术前讨论,杨宝才医师团队决定为崔某施行微创下肢动脉造影+斑块切除术。
腔内斑块切除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血管介入腔内治疗方法,具有操作成功率高、治疗指征宽、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它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直接清除斑块,恢复血流,而且手术后血管内不留下任何异物材料,同时也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气压伤,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再狭窄。该手术可以治疗从股动脉到足背动脉的所有下肢动脉病变,尤其适用于一些不宜植入支架的位置,如腘动脉及膝下血管等。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该患者在局麻下施行下肢动脉造影+斑块切除术,手术历时4个半小时。术中斑块旋切完成后,患者就已感觉右腿麻木感消失,术后6小时即下床活动。
该院血管外科自2015年独立分组开展工作以来,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科内拥有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2名,同时拥有专业的护理团队。能够熟练地开展大隐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等内治疗和内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等。2018年成功申报盐城市级课题1项。2019年新春伊始,血管外科又自主完成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肠系膜上动脉支架成型术、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等。此次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的成功开展,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使该院的血管外科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对施行腔内斑块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检查
康复中心投入使用
近日,位于县城港城路3号、原锦悦大酒店的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经过近3个月的设计装修,投入试运行。据悉,该中心治疗区域近1000平方米,全面开放可提供病床150张,有效解决我县康复治疗服务不足的短板。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是为了康复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它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统一体。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县医院康复中心拥有一支技术能力过硬、学历层次较高、梯队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以神经康复、骨科术后功能康复以及颈肩腰腿疼痛康复为主。目前,有临床医师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康复治疗师8人,护士4人。医务人员均从该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选派骨干组成,临床经验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
中心设有康复门诊、理疗室、运动治疗室(PT)、言语治疗室(ST)、作业治疗(OT)室及传统康复治疗室。拥有悬吊减重康复系统、步态训练康复系统、低中频电治疗仪、微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多关节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仪、红外线治疗仪、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电动起立床、多体位治疗床、吞咽治疗仪等康复专用先进设备。
知识链接
一、 康复中心诊治范围
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包括脑卒中、颅脑外伤、脑瘤术后引起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2. 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截瘫、二便控制障碍。
3. 骨折与关节脱位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障碍。
4. 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脊柱侧弯、颞颌关节紊乱,以及各种手外伤后(术后)功能障碍等康复。
二、 主要治疗方法
1. 物理治疗
通过指导性的运动锻炼,患者力量、关节活动度、耐力、姿势、运动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整体运动能力,能有效得到提高。物理治疗一般适用于外伤和手术后神经、关节、肌肉问题引起活动受限的患者,治疗中,治疗师会关注患者的肌肉、韧带、肌腱、肢体血循环状态,以及是否疼痛、是否存在异常姿势等。训练中,治疗师除了使用一些物理治疗设备,如热疗、电刺激、上肢握力器、功率自行车、跑步机、哑铃等增强训练效果,还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一些辅助器具,如步行器、拐杖、轮椅、假肢等,帮助患者运动。
2. 作业治疗
这种治疗关注点在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即吃饭、穿衣、洗漱、大小便、上下楼梯、转移、行走这些动作,能不能独立完成、是否需要被别人帮助、需要多少帮助。通过指导下的精细肢体活动训练,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能够实现最大化。这类训练通常是在相应的生活场景中完成,如厨房、浴室中,必要时,治疗师要教会患者利用辅助器具进行这些日常活动,如使用进食器、穿袜器、写字器。环境改造也是作业治疗的内容。
3. 言语吞咽治疗
这种治疗关注的是患者语言表达、发音、进食吞咽、呼吸控制的能力。治疗内容包括:指导口唇舌喉部的运动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呼吸肌训练,改变食物性状,指导安全进食;使用合适的吸入器和氧气瓶。适用于中风后、脑外伤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言语、吞咽和呼吸能障碍的患者。
4. 认知行为治疗
该治疗是针对有逻辑思维、推理、记忆、定向力障碍的患者的训练。上述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丧失,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认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重新融入社会。
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诊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