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专版
2018-12-14 01:05   浏览人次:

县人社局落实惠民措施提升群众获得感

  今年来,县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民盼民忧,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靠前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主动开展企业用工服务。采取“走下去、走出去”的方法,主动对接服务企业用工,重点企业每月上门对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缺工等基本信息,“一企一档”,实行全方位、全天候、贴身型“保姆式”服务。今年以来,该局共举办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班43期,培训职工3246人次;先后举办新春招聘会、“相约三八·巾帼圆梦”专场招聘会、“五一”园区专场招聘、“暖企春风行”、庆国庆专场招聘、“周五职通车”等集中招聘活动45场次,组织县内重点用工需求企业远赴四川、陕西、云南等省外劳务协作基地开展“乐业滨海”万里行招聘活动6场。
  主动开展人社扶贫服务。专门开展就业扶贫“职”通车行动,登门入户掌握贫困家庭成员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就业去向等基础信息,实行滚动管理。分镇(区、街道)成立17个就业服务小组,每月对未就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点对点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送。近三年来,提供岗位15000个,开展培训8300人次,其中,入企就业3957人;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社保兜底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四免四补两简化”目标。四免:配合有关部门推行免费健康体检,免费为慢性病患者送药,免交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资助缴费。2017年以来,资助医保参保22.2万人次、3882万元。今年已资助养老参保3.12万人次、312万元。四补:建档立卡户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赔付比例增加5%。在医保补偿、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赔付的基础上,实行二次兜底补偿,实际报销标准达到95%,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2017年以来,共计补偿4114人次、6893万元,其中,万元以上1945人次;两简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减轻病人入院时的预付费负担。简化入出院手续;简化医疗保险结报程序,医保补偿、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赔付实行“一站式”结算。
  主动开展助力发展服务。全民创业办公室主动作为,带头出台厂房建设和租赁补贴、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八大类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每年设立创业就业扶持资金1亿元,成立10个返乡创业就业服务站,建成互联网双创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电子信息智慧园等县镇各类载体30个,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省人社厅指导创建的大学生创业园已成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已有450名大学生进园就业创业。举办“筑梦桑梓”返乡创业招商说明会,邀请滨海在外创业有成人士回家乡、话桑梓、叙乡情、谋发展,开展返乡创业专题招商、创业之星评选、创业大赛等主题活动40多场次,掀起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返乡创业热潮。去年以来,共发放创业贷款2亿元,兑现各项补贴3200万元;新增返乡创业3394人,返乡创业项目1500多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35个,总投资160亿元,带动就业2.76万人,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医保中心减轻群众负担

  今年来,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强化内部管理,调动积极因素,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的要求,出台《滨海县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打击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专项行动。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市医保中心。
  深入宣传2019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学生和托幼儿童个人缴费筹资标准,积极做好居民个人缴费资金筹集工作。完成与市金保工程异地联网结算系统对接工作,实施参保居民在联网的省内、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费用现场结算。
  认真做好参保居民发生医药费用的结报结算工作,11月份,累计补偿29.81万人次、5142.5万元,其中,门诊补偿28.72万人次、790.7万元,住院补偿1.09万人次、4351.8万元。累计救治各类重大疾病患者1044人次、452.91万元,赔付参保居民大病保险1179人次、432.09万元,减轻了大病重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城居保中心落实为民举措

  连日来,县人社局城居保中心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强化窗口作风建设,切实解决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参保人员满意度。
  起草2019年扩面征缴文件,以县政府办名义下发,同时明确各镇(区、街道)2019年城乡居保扩面参保人数、保费征缴任务。
  组织人员赴射阳学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不见面”审批业务,参加全省城乡居保业务经办能力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业务经办人员服务水平。与财政部门对接,划拨上级财政对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专项补贴(其中,中央补贴2063万元,省补贴140万元)。
  零星参保52人,征缴保费31.4万元;预存代扣2579人,征缴保费200.21万元;退保262人;对省网参保人员中的开户失败人员进行筛查修正;对2018年新增五保户人员补做参保登记;待遇核定1236人,暂停死亡人员领取资格372人;重新绑定179名修改个人信息人员社保卡;审核发放丧补金277人;发放18.3万人养老待遇,发放金额约2800万元。

全力打造群众满意服务窗口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规范服务行为作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与效率。
  提升培训服务水平。该局以业务知识、办事流程、服务规范为重点,进一步采取举案说法、交流心得等方式,让窗口工作人员熟悉业务,熟知流程,做到有章可循、依法行政,提高经办服务水准,努力增强服务效果。
  注重关怀暖心服务。在局属单位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毛巾、脸盆、老花镜、直饮水、风油精、藿香正气水、医疗急救包等服务,方便办事群众。
  严格规范经办服务。实行经办人员统一佩带工号牌,窗口统一配备投诉意见箱、统一安装监控摄像设备的“三统一”管理,每个服务窗口都摆放公示牌、办事指南;出台系统窗口服务“十必须十严禁”规范:必须爱岗敬业,严禁擅离职守;必须公道正派,严禁滥用职权;必须清正廉洁,严禁吃拿卡要;必须首问负责,严禁推诿扯皮;必须规范高效,严禁慵懒梗阻;必须文明服务,严禁言辞粗俗;必须阳光公开,严禁暗箱操作;必须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必须勤俭办事,严禁铺张浪费;必须令行禁止,严禁阳奉阴违。经办人员提前10分钟到岗,下班时送走最后一名办事群众再下班。先后推出了领导带班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内部流转制、限时办结制,为重病患者和残疾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规范办事程序,明确岗位责任。

社保处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以来,县社保处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经办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工作持续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养老保险主要指标完成顺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9101人,完成市年度任务99.9%;实际缴费人数95602人,参保缴费率96.4%。基金累计实际征缴收入58905万元,完成市年度任务105.9%,其中,11月份实收4500万元。累计支出78456万元,其中,11月份支出7100万元;累计结余49788万元。
  工伤保险主要指标有序推进。参保人数达59854人,完成市年度任务99.8%,实际缴费人数达58055人,参保缴费率97%。基金累计实际征缴收入2212万元,完成市年度任务92.2%,其中,11月份收入220万元;累计支出1457万元,其中,11月份支出175万元;累计结余4847万元。
  生育保险主要指标增幅较快。参保人数50235人,完成市年度任务100.5%,实际缴费人数48831人,参保缴费率97.2%。基金累计实际征缴收入1189万元,完成市年度任务99.1%,其中,11月份收入99万元;累计支出1422万元,其中,11月份支出72万元;累计结余814万元。
  实施养老保险援助,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截至11月份,共援助97人,援助金额192万元。完成社保业务档案整理工作。现已移交县档案馆,包括退休人员个人档案、相关社保业务档案等。
  根据市人社部门《关于调整盐城市职工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的通知》(盐人社发〔2018〕243号)文件精神,顺利完成我县用人单位生育保险缴费比例调整工作,将原来的0.5%调至0.9%。

快推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全面推进建筑、水利、交通运输、能源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市相关文件精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10月底,我县建筑行业参保项目48个,在建项目37个,参保率100%,征收工伤保险费59.36万元,参保登记务工人员7506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人;在建水利项目2个,参保项目2个,参保率100%,暂无享受待遇人员。
  加大执行力度,全面规范建筑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早在2016年5月,我县就出台《滨海县建筑施工企业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滨人社〔2016〕13号),明确我县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均应依法为参与其施工项目的所有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结合新的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参保行为,明确建筑施工企业中已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的职工,仍按原规定办理社会各项保险。
  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各类施工企业参保意识。为充分增强交通、水利等行业施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识,今年上半年以来,县人社、安监等部门积极宣传工伤保险政策,先后印发了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宣传资料1000多份;采取到各施工企业及镇(区、街道)人保中心驻点宣传、周五用工超市固定摊点宣传、集市流动方式宣传等手段,先后举办专题宣传30多次,确保把参加工伤的各种政策宣传到位。6月份,县人社、住建等多部门配合县安监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滨海公园南门设点宣传点,人社部门共展出展板6块,大力宣传工伤保险知识,同时开展巡回宣传,启用6辆政策宣传车在县城人民路、向阳大道、阜东路、中市路等路段巡回宣传,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和建筑、水利、交通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
  加大督查力度,稳步推进各类施工企业依法参保。人社部门主动作为,联合住建、水利、交通等七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换制度和统计报告制度。通过联合经办、联合检查、联合宣传和联合培训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日常工作中,住建部门在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严格把关,对未办理工伤保险手续的建筑施工企业,坚决不予办理安监手续;该局建工科在审核施工许可材料时,对未办理工伤保险手续的项目坚决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杜绝“未参保,先开工”甚至“只施工,不参保”的现象。目前,建筑项目参保率较高,由盐城兴达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城南中学项目、由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碧桂园忆西湖小区项目、江苏弘仁建设承建的电子智慧园一期土建(二标段)等建筑项目均按相关规定,为农民工参保。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盐城市兴达建筑有限公司、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主动为受伤农民工申报工伤,两家企业主动申报14起工伤案件,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水利部门积极按照要求将重点水利施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措并举深化行风建设

  近年,县人社局强化组织推进、巡查督查和奖励处罚,坚持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相向而行,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全系统行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强化组织推进。该局先后调整充实窗口服务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科室和局属单位窗口作风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每个窗口工作人员对思想、工作、作风、言行负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局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分工负责的作风建设领导体制。
  强化巡查督查。抽调6名年轻同志成立作风督查办公室,专职开展作风巡查工作。通过系统内联网监控调阅和不定期明察暗访,对各单位工作纪律、服务环境、服务效能进行巡查整治,严格规范服务设施、服务方式、服务用语,确保各项制度不仅上墙,更要上手上心。
  强化奖励处罚。把行风建设与考核工作直接挂钩,建立良好的教育激励机制。各项评比表彰活动向一线窗口单位和人员倾斜,每年评比“十佳服务标兵”,优先提拔使用。对发生行风作风问题的单位及有关人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针对系统中存在的迟到早退、服务态度差、在岗位不在状态等问题,责成11名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提醒谈话3人,调离岗位2人。通过奖优罚劣、教育引导,有力促进了全系统行风建设水平的提升。

信息中心确保服务高质量

  “一方面,我们继续做好社保卡日常补换卡业务,11月补换及新制社保卡1270张;另一方面,整理新制社保卡3.9万张,完成批量领卡,其中,1.4万张由我中心发放,其余分发至滨海农商银行各网点进行发放,11月共发放社保卡460张。”昨天,记者从县人社局信息中心了解到,今年三季度以来,该中心持续推进社保卡发放工作,全力服务群众。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做好社保卡完善工作。在做好社保卡日常补换卡,包括做好新一批社保卡整理发放工作的同时,认真比对剩余8万余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数据,将结果上传省网制卡。”该中心负责人说。
  该中心还切实做好“12333”咨询服务工作。10月份,“12333”呼入总量共计1416条,接通率1102条,接通率为77.8%,满意率99.9%。推进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配合局下属各科室、各单位开展档案日常管理工作,推进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对照任务分解表,对档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做好微信平台开发工作,建立、管理、维护滨海人社公众号,开发社保、医保、城乡居保网上缴费功能,最终实现保费线上查询、缴纳。推进档案规范化、电子化工作。协助社保处、医保中心根据档案电子化业务需求,完成社保档案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发。指导先行单位进行档案电子化扫描,对电子化扫描人员进行培训。协助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全系统年度目标考核。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