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总关情
2015-07-10 09:58 浏览人次:

组织新春招聘会

开展创业培训

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征缴

求职者使用自助求职设备
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加大人才人事工作力度
全力推进市“515”、县“万人计划”的落实。认真落实市“515”人才引进计划,会同组织部门制定《滨海县万名人才三年引进计划》及其实施细则,搭建服务平台,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完成今年引进高校毕业生3400名(其中机关事业单位招引400人)、专门人才660名、领军人才30名的任务。建立“123”工作推进机制,即建立一个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建人才绿卡窗口受理和后台审核管理两个工作队伍,做好人才政策落实和人才绿卡申请发放工作;推出“媒体大宣传、企业大走访、高校大出击”三个工作举措,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等,全面宣传我县“万人计划”人才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开展企业走访“家家到”活动,组织工作小组走访县内企业,宣传人才政策,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收集相关问题;上半年,先后组织全县53家企事业单位赴济南、南京、武汉等地开展人才招聘活动13场次,招聘高校毕业生908名,其中企业招聘680名,事业单位招聘228名。引进外国专家1名,留学归国高层次人才1名。走访15家高校,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进行人才合作洽谈,签订合作协议。
全面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积极会同组织部门,规范有序地完成2015年公务员55个、职位64人的招录工作。按照省公务员局培训工作部署,组织800余名乡科级干部、村(社区)“两委”负责人参加省公务员大讲堂“送教下基层活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年报工作。积极做好工资福利工作。按省、市部署要求,完成了全县公务员津贴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通补贴和2013年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的审批工作;完成全县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增加薪级工资和岗位津贴调整等审批工作。认真做好职称服务工作。上半年对2014年度243名(不含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取得职称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进行了资格确认;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审核推荐20人上报参加高级职称评定;做好一级建造师、统计师、审计师等近10种专业共666人执业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初审及汇总报市工作。
以增进民生幸福为目标着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多措并举助推扩面征缴。年初,提请县政府办出台《关于下达2015年度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目标任务通知》,明确了各镇区、各部门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责任,并纳入五大会战考核体系;进一步扩大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从7月起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工伤生育保险范围,通过行政推动助力扩面征缴。同时,进一步利用新春劳务洽谈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平台,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接受群众咨询10000余人次,收到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征收首次突破亿元。着力提升养老待遇水平。根据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完成我县3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增工作,并从1月起补发到位。调增后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590元,月增发551万元。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增工作,基础养老金月领标准由90元/人提高到105元/人,人均月增加15元,并从2014年7月份执行;此次增补基础养老金,县政府加大支出1879.93万元。全县有16万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
积极开展社保稽核。为防止社会保险基金“跑、冒、滴、漏”,以稽核促进征缴,明确经办单位和镇区人社中心责任,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在工伤医疗费用的审核中,大额费用采用集体会办制,严格控制工伤费用支出,初步缓解支付风险。在医疗保险稽核方面,严格考核兑现和查处双定单位违规行为,扣违约金52.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地稽核参保单位203个,在职参保人员862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部门协作,及时比对相关部门数据,结合镇村人社平台上门稽核, 取消2264人待遇领取资格。
以助推经济发展为宗旨致力创新服务就业创业
实现服务用工就业信息化、规范化、常态化。对县内企业用工需求、农村务工人员和县内农村13036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调查,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情况。精心组织了“庆新春”“迎五一”23场“周五集市招聘” 招聘活动,赴云南、贵州等地开展招聘常态化,累计为企业招引工人4369人。首次在新春招聘会上综合运用扫码求职、自助求职等智能化招聘手段,此举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宣传报道。与四川省凯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立省外劳务基地。与文广新局合作,制作服务企业引才用工专题片,积极宣传我县招工引才政策和企业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滨海招工引才美誉度。
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采取走基层、进企业收集信息,走学校、看市场找准就业新趋势以及召开全县职业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等方法,准确了解企业及劳动者培训需求,提升技能培训实效性,全力推动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今年,已组织开展城乡劳动者培训50个班次3227人,省外劳动力培训21个班次1237人,高技能人才培训5个班次、658人。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开展“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举办返乡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在盐城电视台播放创业典型事迹宣传专题片、在《滨海日报》开设“就业创业”专版等方式,在全县上下营造浓烈的创业氛围。
根据创业者创业需求,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租金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小额贷款发放的总盘子扩大至4240万元。上半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15人、1494万元,办理贷款贴息、创业补贴46.9万元;开展创业培训17个班次、972人。新建江苏滨海南山智汇园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海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滨海县炳忠山羊专业合作社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农民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基地的吸纳、承载、孵化能力。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方向有效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社保卡建设工作。截至6月份,共采集各类社保信息56万条。会同滨海农商行在全县16个镇区共建设服务网点20余个,社保卡管理中心正在筹建中;先行组织在二坎、沙庄两村进行试点,分别发放社保卡1834张和1167张;对全县社保卡经办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5次;做好社保卡功能开发工作,与财政、税务、农商行等单位对接,目前城乡居民的社保卡代扣代缴功能已基本实现。成功建成微信平台。投入6万元开发微信平台,并于3月中旬完成测试,3月下旬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制作了海报30张、宣传卡5000张,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了积极宣传,目前关注的用户已经达到5000余人。做好企业网上申报培训工作。为方便我县企业办理人社业务,提升服务水平,该局开通了企业网上申报业务,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我县120多家企业进行培训。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截至6月底,该局共接待登记来访群众63批次,来访150人次,重复上访5批次、81人;受理信访53件,其中县领导交办35件。信访书面答复14件,代县政府复查4件;接受政府“12345”热线咨询、投诉工单7件,已答复7件;局网站接受咨询、信访222件,全部答复完毕。积极稳妥化解原乡镇“七所八站”等单位编外人员养老生活补贴信访问题。主动开展劳动监察工作。坚持以检查促规范、以执法促和谐,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巡查检查用人单位254户,清理拖欠3470名农民工工资2000多万元,对11户用人单位超时加班、未及时发放工资等行为及时进行纠正,有效地化解了劳资纠纷隐患。
创新开展劳动仲裁。进一步整合资源,超前预防,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该局共协调处理劳动争议238件,其中立案处理109件,案外处理129件。仲裁裁决10件(其中1件终局裁决),调解成功率达90.8%,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工伤保险待遇等共计413.42万元。扎实开展工伤认定工作。严格按规定受理,按程序办理,按时限办结。今年上半年,共认定工伤159起,补充认定2起,不予受理4起,终止认定2起;积极协助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好上半年96人次的因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企业职工退休审核工作井然有序。公开、公平做好企业职工退休申报登记、审核、办理工作,并及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上半年,共审核企业职工退休档案1679份,其中正常到龄退休1616人,特殊工种33人,病退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