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2015-05-26 09:39   浏览人次:
    五月的滨海大地,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县公路管理站迎来建站60周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我们没有隆重的纪念集会,没有欢庆的鼓乐爆竹;我们只会总结经验,开拓未来,更好地凝聚精气神,阔步迈向建设滨海公路事业现代化的灿烂明天。
  在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公路这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可谓是最便捷、最灵活、分布面最广,并与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运输方式。在滨海,长期以来,公路一直是挑大梁、唱主角的主要交通运输支撑。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发展现代公路事业应当成为每一个滨海公路人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60年来,我县公路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县公路里程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50公里发展为目前2160公里(含农村公路),初步形成以G204、G228和S327、S328、S226线为主干的公路网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前,我县境内仅有些少得可怜且遍布坑塘、晴通雨阻的土质路面,群众俗称为大车道或马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5月26日,随着县公路管理站的成立,从此,我县公路事业才进入初步发展轨道。那时,养路工用的工具是扫帚、铁锹、十字镐和粪挑子;建路时,碾压路基全靠十几个人拉着大石磙子艰难拖行。当时,不要说公路上有汽车行驶,就连小板车都很少见到。养路工们一天劳作下来,从头到脚浑身都是灰尘。就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里,养路工们用了仅一年半时间,就新铺设低等级公路124公里,并铺设了少量简易的泥结碎路面,建起了相对专业的养护队伍。后来,随着全民动员、兴筑公路的热潮在全县掀起,到1958年底,我县境内公路迅速发展到276公里(其中包括一些土质路面),这在滨海筑路史上是空前的。同时,一个以“十三无”为中心、以民工建勤为方向的公路养护工作规划在全县实施,从而节约了养护成本、减轻了国家负担、促进了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到1960年4月,我县公路养护基本上实现了“十三无”,省交通厅在句容召开“江苏省交通建设与公路养护技术现场会”,专门对我县进行表彰和电贺。
  “文革”期间,我县公路建设遭到严重影响和挫折。县公路站广大干部职工以主人翁姿态,顶住错误思潮,在曲折和动乱中完成0601国防公路(即S328)35.59公里和5008公路24.5公里新建及改建任务。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县公路建设开始进入初级稳定发展阶段。当时,公路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对干线公路实行简易改造,即从原有七八米宽拓至二级路和三级路标准,并在路面加铺简易沥青表层。我县境内第一条黑色渣油路面自1971年开始试铺。到1976年,境内通榆路(即旧G204)全部铺设成为黑色渣油路面,成为全县第一条路面坦阔、路拱适度、视线良好、标志齐全的黑色公路。由于当时交通量非常有限,车辆吨位较小,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县公路站进行全面整顿,从上到下层层落实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大力修筑公路的同时,积极开展公路技术养护。到1985年底,全县25个乡镇已实现乡乡通公路、乡乡通汽车,有力推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事业更加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想富,先修路”“路通百业旺”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县掀起了新一轮公路建设热潮。县公路站积极从方便城乡人民生活、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己任,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管养好原有公路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精、机具全的优势,建路架桥。仅3年时间,就承建了县城新建桥改造工程,新建改建乡镇油路39.3公里、砂石路68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工程大部分是在县财政资金拮据和乡镇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县公路站主动献计献策,数十趟地跑省、市争取补助和自筹调剂经费建设的,其中仅坎滩油路工程一项就争取省投资428万元,县政府和沿线群众给予较高评价。
  进入新世纪,我县公路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G204改道与提升为我县打造了交通新名片;S327作为我县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新建项目,成为滨海黄金大道;S328、S226改建大修强势提升了境内通行能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为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插上腾飞的翅膀;临海高等级公路的贯通,为全县沿海开发战略实施构建了强大的环境支撑。如今,我县境内G204已成为部级文明样板路,S327与S328成为省级文明样板路。
  60年来,县公路站走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县主干线公路通车里程已是建站初的9倍,各类机械车辆108台(套),多次获得省、市、县三级表彰。1979年,在全地区公路养护技术“五条龙”竞赛中,县公路站创下5项成绩全优的佳绩;1980年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97年起连续获省、市县文明单位与文明行业。近年,曾3次在全省公路系统争先创优活动中被评为省优胜公路站,并连年获市、县主管部门绩效考核先进单位、优胜单位与综合奖等殊荣。2012年,代表全市公路系统接受国家交通部“十一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以过硬的业绩获得好评,受到省交通厅表彰,为江苏公路工作名列全国第一作出重要贡献。
  新形势有新常态,新常态有新任务。今后一段时间,县公路站广大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认真贯彻“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16字公路方针,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甘当铺路石,开拓进取当好先行官”的精神,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争先创优,注重工作实效,确保超额完成公路建、养、管的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滨海公路事业现代化。
  “十三五”省、市、县公路发展规划蓝图即将绘就,许多配套改革的新决策、新举措、新项目竞相出台,我县公路事业发展也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期”。作为公路工作者,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将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在滨海大地上谱写更加恢宏、更加辉煌的公路发展新篇章,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供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
  2015年,县公路站工将切实抓好公路管养与三个文明建设,确保年度综合目标任务考核在全市公路系统名列前三名,在全县交通系统位居第一。加强所辖公路的全面养护与监管,巩固G204、S327、S328线部省级文明样板路的创建成果。突出国省干线公路的重点养护和县镇公路的全面养护,重点抓好预防性养护和精细化养护工作,完成与超额完成市处下达的养护年度考核目标。加大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全年完成工程产值6000万元,力争7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
  按照依法治路战略要求,切实加强路政管理,确保所辖公路两侧不发生新的违法建筑、违章堆放和非标,不出现新的街道化现象,杜绝无审批建筑设施。进一步加大超限运输车辆的检查和管理,依法严厉查处各类侵害路产路权等违法行为,保证公路的完好。全年不发生各类同责以上的等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率再达100%。巩固省、市、县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确保年内全站三个文明建设提升至一个新层次。
  昨天的历史,让我们珍惜,因为它记录了我们辛勤的汗水;今天的使命,让我们铭记,因为它将激发我们勇往直前;明天的憧憬,更让我们向往,因为明天的朝阳将更加耀眼夺目!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