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建设为目标,提高创新能力
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滨海中专已成功打造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标准,该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实训大楼按时交付使用。调整充实干部队伍,培养教师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创新德育机制。促进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追求教学质量。通过深化“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强化技能训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追求社会满意。秉持主动优质,全力做好各类短期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牢固树立后勤保障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后勤保障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充分发挥后勤为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的职能。着力加强校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和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占领学校思想阵地。创新工作思路,挖掘潜在生源,做好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加强品牌内涵建设,再创建一个省级品牌专业、一个省级实训基地。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是打造干部队伍,提高执行能力。干部队伍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滨海中专调整充实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工作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培育和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好、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立说立干的执行纪律,进一步遵守正直清廉的道德准则,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其次是打造教师队伍,提升育人水平。牢固树立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思想,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实施“每人一课”,领导实行推门听课。把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作为重中之重,鼓励青年教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鼓励非专业课教师参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创造条件,安排一批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完善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开展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班会评比,有效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宣传先进教师典型,教育广大教师忠诚教育事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采取措施,充实队伍,优化结构,加强培训,提高质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力争使每个专业都形成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团队,努力发挥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骨干作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每个专业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部门参加社会和生产实践,挂职顶岗,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出国学习培训。全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职业能力和学历层次。再次是强化制度管理,力促科学发展。精心组织召开教代会,制定完善学校管理工作规范,修订完善绩效考核方案,着力做好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工作,建设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拓宽管理思路,整合办学要素,实现要素配置最佳和办学效益最大化和最佳化。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决策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为建设和谐校园、节约校园、魅力校园、安全校园夯实基础,努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综合素质为重点,提高德育教学
一是创新德育机制,提高学生素质。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营造德育工作的氛围,采取从严管理与疏导结合的管理方式,从各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与管理并重,在服务中管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学生学习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管理,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二是规范常规督查,注重养成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认真落实“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对学生行为的“百分制”考核,对学生的起床、吃饭、课堂、课间操、就寝、列队、集会、卫生、服饰、自行车摆放诸方面,实行日日查、周周结、月评比,对问题学生反复抓、抓反复,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开展学习、礼貌、卫生、安全、节俭、常规“六大好习惯”系列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行为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优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现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继续实行星级班级评比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对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的,进行跟踪督查。继续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交流育人经验,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组织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举办第七届校园技能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法纪教育等活动,组织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活动课安全、实训课安全、交往安全、用电安全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技能培训为切口,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重视技能大赛,实现奖牌新突破。组织师生参加省技能大赛,确保师生在省赛中获奖。深化“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实现教研工作的突破。鼓励教师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开展“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继续开展校本教研,开展第六届“园丁之星”评比活动,在活动中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以上教学竞赛活动,力争在2015年省市两课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鼓励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实现教研工作的突破。其次,强化技能训练,实现教改新突破。坚持“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践课服务,实践课为就业服务”的思路,根据“够用、实用”的原则,进一步调整文化课、专业课及实践课3者之间的比例,职业中专突出实践课教学,突出技能训练,综合高中切合考纲,注重考前技能训练。再次,突出管理教学,实现高考新突破。出台《2015年对口高考奖励条例》,确保本科升学率位居全市中上游,力争本科上线人数达到45名。校教务处、综合高中进一步落实相关措施,保证督查到位,全力打好对口高考攻坚战,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重点,责任到人,力保尖子生本科不落榜,从而实现对口高考本科升学人数的突破。
以社会满意为追求,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坚持勤俭办学,优化后勤保障。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力度,建立新型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要求后勤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实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事事讲效率,做到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办,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资金的使用上本着勤俭办学、勤俭持家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开展校园平面测绘,确定校表建筑物位置,电线、水管、排污管道的线路走向,科学做好校园规划,美化校园环境,为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提供服务。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办好成人教育。主动出击,寻找生源信息,想方设法做好开放教育、函授和网培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有效提高服务水平,为每一位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认真抓好成人学员到校面授听课率,加大网上教学力度,保证网上点击率大幅度提高。三是秉持主动优质,拓展社会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主动和有关部门对接,拓展培训渠道,积极开辟培训市场,组织全县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招生、培训、考核与发证,当期合格率力争在95%以上,对全县烟花爆竹经营人员、农药经营人员、加油站(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县内有关企业职工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做好沿海工业园区企业的相关安全培训,努力把学校办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训场”,工业强县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主阵地”,经济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品牌开发的“主力军”,把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进一步满足求学者就业、升学、更新知识、增强技能等多种需要,为加快建设新滨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