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滨海绿更浓
2015-02-02 09:32   浏览人次:
    2014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绿色盐城”建设的要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绿色滨海建设工作,完成造林面积3.5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41万亩,四旁植树216万株,建设绿化示范村10个、高效林业专业村2个、森林生态示范村2个;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0.2万亩;新建和完善公路绿化260公里,其中新建绿色通道85公里;城镇新增公共绿地102公顷。
  年初,县政府下发了《关于2014年绿色滨海建设工作意见》,明确全县春季绿色滨海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以及推进措施。自2014年3月6日县政府召开全县春季造林绿化动员大会之后,《滨海日报》开辟《绿色滨海建设》专版,积极宣传造林绿化方面的政策、技术、信息等。县电视台在《滨海新闻》中开辟《建设绿色滨海,打造生态家园》专栏,每档新闻都有造林绿化方面的专题报道,既宣传报道绿化重点工程建设,又采访镇区、部门负责人,强化舆论引导。县绿委办编发《绿化简报》26期,宣传典型,曝光不足。同时,县文广新局、海洋林业渔业局联合东南木业有限公司,开展“东南木业杯”造林绿化好新闻竞赛,在全县上下进一步造浓绿色滨海建设的氛围。
  2014年,市政府下达我县11项重点工程项目,县政府对镇区下达80项重点工程。涉及到林业、城管、住建、交运等各相关部门和各镇区。对每一项重点工程都细化到节点,按照属地包干、牵头负责的要求,既落实包干责任体系,又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景观通道呈现特色。G228绿化全部按照每侧50米的标准规划实施,交通部门负责红线内绿化,林业部门负责50米范围内的其他绿化,分4个标段公开招投标,按设计要求,认真实施,已全部完成栽植任务;沈海高速栽植2排女贞、4排意杨,已进入管护阶段;S327绿化提升和“双百米”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G204按照规划设计和时间节点要求已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
  村庄绿化效果明显。2014年,我县在抓好面上村庄绿化整体推进的同时,按照省、市的要求,重点培植林果专业村和绿化示范村。农业园关南村苗木花卉面积已达到1120亩,滨淮镇建西村果树新增加品种3个,成片扩建面积520亩。东坎镇新安村绿化工作得到省、市领导和林业部门的充分肯定,界牌镇条河村、滨淮镇新垦村绿化注重与环境整治、农田林网、经济林果等方面的结合;八巨镇前冲、农业园洪林等14个村庄绿化也各具特色。
  成片造林有所突破。沿海万亩林场一期工程以核心区885亩为打造重点,已经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造林2100亩;生态防护林6000亩项目,涉及到126个小地块,已经超额完成;同时,大力推广以果树设施栽培为主的高效林果,农业园大套村已栽植黄金梨等多品种新果园近1000亩,各镇区涉及到的采伐林地全部按要求更新到位。
  城镇绿化亮点纷呈。围绕建设美丽城镇目标,突出全县城镇重要节点、打造10分钟公园服务圈,实施了人民路、阜东路、迎宾路、S327绕城段,西湖公园、清水湖公园等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去年,县城区栽植乔木1.51万株、花灌木101万株、地被8.2万平方米,新增、改造、补植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全面推进滨海港镇人民广场等14处集镇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注重生态园区建设,在逐步建设防护隔离林带的同时,沿海工业园实施了中山路、福泰路,工业园区实施了创新大厦景观广场等绿化工程。
  健全机制,奠定造林绿化基础。实行招投标机制。2014年以来,我县在G228、沈海高速、万亩林场一期工程、S327等重点绿化工程上,严格实行了招投标。落实资金保障机制。去年县财政用于绿化方面的投入超历史,相关镇区投入部分资金,用于绿化重点工程的配套,特别是重点工程土地流转金方面配套比例较大。2014年县、镇区等用于绿化方面的投入达5.5亿元。进一步建立管护机制。对全县面上一般性的造林绿化工作,仍然以改制为主,落实“谁栽、谁管、谁收益”的原则。对全县绿化重点工程,严格按照招标书的要求,由中标人临时管护。长效管护机制,策划成立绿化管护公司,林业部门已经形成初步方案,具体的管护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