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颖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报即日起推出“缅怀革命先烈 凝聚振兴力量——寻访地名里的红色印记”专栏,走进我县以革命烈士命名的村镇,重温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敬请关注。
8月17日,县农业园岭山村千亩梨园内,百年老梨树枝繁叶茂,几位村民正在树荫下麻利地分拣着刚采摘的梨果,清脆的笑声伴着果香在晨风中荡漾;沿着道路前行,两侧梨园里饱满的梨果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晶莹光泽;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历史文化馆内,岭山村党总支副书记陆领群正带领党员群众重温革命故事,一幅红色铸魂、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岭山村是一片浸润着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1943年,在配合新四军拔除响水龚集敌据点时,于岭山带头抱炸药包炸碉堡,壮烈牺牲。后来,为了纪念他,我们这里就被命名为‘岭山大队’,就是现在的岭山村。”陆领群告诉记者,于岭山的英勇事迹在村民口中代代相传,已成为岭山村人血脉中的精神印记。
“于岭山当年舍命保卫家乡,图的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如今,我们更要让红色基因成为乡村振兴的‘根’与‘魂’。”陆领群说。近年来,岭山村始终牢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使命,坚持以烈士精神为引领,探索出一条“红色引领+特色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产业兴村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动员扩大梨果种植时,不少村民心里打鼓,既怕没技术种不好,又愁果子熟了卖不出去。”陆领群向记者坦言。面对群众的顾虑,村“两委”班子以于岭山烈士“带头冲锋”的精神为指引,定下“党员先行、干部带头”的发展思路。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党员于海洋毅然回乡,流转土地创办小雅家庭农场,带头发展梨果产业。“当年于岭山先烈为了乡亲们的好日子不惜牺牲生命,现在我们更该扛起责任,把家乡建设得更好。”于海洋说。
梨果产业的培育之路布满挑战,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护,从病虫害防治到市场销路拓展,每个环节都考验着实干担当。“万事开头难,但一想到先烈们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我就浑身充满干劲。”于海洋告诉记者,为啃下技术硬骨头,他先后奔赴安徽、山东等地的优质梨园取经,反复向农业专家请教,专门邀请技术团队驻村指导。经过多次筛选试种,成功引进“苏翠一号”“翠冠”“秋月”“夏之蜜”等优质品种,并通过优化管护流程、改进防治技术,攻克了种植难题。
如今,小雅家庭农场已发展成100亩的现代化梨园,集种植、采摘、观光功能于一体。据统计,农场梨果亩产稳定在4000斤以上,亩产收益超1万元,成为村里梨果产业发展的“标杆样板”。
产业发展的红利不仅让于海洋自己受益,更让周边群众腰包鼓起来。50岁的村民张萍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常年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这几年在小雅家庭农场帮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学到种植技术,每天还能有百十元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张萍说。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岭山村以小雅家庭农场为龙头,成立了滨海县岭山梨果生产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场+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发展梨果种植千余亩,培育家庭农场4家,让“小梨子”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果子”。村里还搭建起助农直播间,推出统一设计的包装礼盒,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网络。通过电商平台的精准推送和线下采摘体验活动,岭山的优质梨果助力村民增收。
“光有产业还不够,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让烈士精神照亮乡村振兴路。”陆领群介绍,依托“英雄故里+优质梨果”的独特优势,岭山村积极探索“红色研学+农事体验”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相互促进。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岭山村研学基地总是格外热闹。“学生们先在村史馆聆听烈士故事,接受红色教育。然后走进梨园,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体验疏果、套袋、采摘等农事活动,感受劳动的快乐,还能参与梨果榨汁、制作梨膏等特色体验项目,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回家。”陆领群说,“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们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烈士精神,又能让他们亲近自然、体验农事,深受学校和家长的欢迎。”
红色研学的火热,还带动了村里农家乐的发展。村民于大妈看准时机,依托自家临街的好位置办起农家乐,凭着地道的农家土菜和梨果特色美食吸引游客。“每到研学团队来,院里院外都坐满了人,忙是忙点,但收入实实在在涨了。”于大妈笑着说,“以前卖梨得往集市跑,现在游客上门尝鲜,家门口就能把梨果变成现钱!”
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合力,特色产业铺就富民之路。如今的岭山村,红色文化浸润人心,梨果产业蒸蒸日上,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的红利正不断转化为民生福祉。
“你看,现在我们村多好!村里建了村民广场,闲了能去跳跳舞。路全铺成了水泥路,下雨天踩不着泥,晚上出门路灯亮堂堂的,走夜路也不慌。”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徐大爷笑着说,“就像于岭山烈士当年期盼的那样,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扩大梨果种植规模,打造梨果深加工产业链,让烈士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活力,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甜。”陆领群说。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