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积发展新动能
—— “四大行动”助推强势崛起系列报道之重大项目攻坚行动
本报记者 侍甜田
盛夏时节,俯瞰城乡各产业园区,塔吊林立的工地、鳞次栉比的厂房、高效智能的车间……项目兴则产业兴,项目强则经济强。今年以来,我县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深挖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加速推进项目提质增效,“大中小”项目齐上、“一二三”产业共进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聚焦工业强县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7月25日,记者在江苏威森美微电子有限公司固晶焊接车间看到,一排排全自动供料焊接生产线依次排开,员工们正按照流程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微电子组件经过固晶后,再经过焊线、注塑、电镀等工序,成为最终成品。
“今年公司推出了SOT723和SOT563两款新型封装产品,目前生产的封装产品达到了14种,为我们新的市场开拓提供了产品支撑。”公司产品经理李敏告诉记者。
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当地的大力培育指导。我县各级各部门秉持“知企所需、解企所困、助企发展”的服务理念,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对接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抢占订单、延伸产业链。
苏盐阀门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阀门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石油机械领域30余年,专注于“高、大、难、新、特”产品路线,先后开发各类创新产品800多件,独立研制的全焊接球阀等18项产品技术,实现“以国代进”,填补国内空白。
把握科技升级这一“核心引擎”,方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我县围绕“风光氢储碳海农”,瞄准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招商等活动,全力招引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项目,激活产业发展动力。坚持引育并重,围绕提升特色产业集中度,逐步构建主导产业明确、错位发展、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鼓励园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重大创新成果产业项目落地。
聚焦富民增收 纵深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一只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县农业园引进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该项目完善了我县米面制品加工产业链,有力提升了农产品加工支撑力、农民致富带动力。
“现在我们用工主要是就地招工,带动周边的村民就业,目前员工有40人左右,全部投产后可新增140多个就业岗位。”一只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凯乐表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紧扣农产品加工业收入“三年过百亿”目标,全力推动粮油果蔬、肉制品、 海洋生物三大主导产业强链延链,白首乌、小花生等特色产业建链补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编印现代农业投资指南,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加快海粮米糠油、农垦大米、海大技改等项目建设进度。
“大家好,这个是刚出炉的鸡蛋糕,色泽金黄,圆润饱满,内里柔软绵密,咬上一口,瞬间唤醒儿时的记忆。”近日,在八巨镇华新村直播带货现场,网红主播向网友们推介村里的主打产品老式无水鸡蛋糕,“江浙沪的地方今天发货,明天就可以收到……”
农村电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我县坚持多点发力、多措并举,高效推动农村电商“加速跑”。放大“品牌效应”,大力支持滨海香肠、山芋粉丝等特色产品,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模式;依托“滨鲜四海”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搭建“滨鲜小铺”线上商城,引导和培育全县村级集体电商开展直播带货,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建立“电商+农村+邮政快递”运营模式,引导邮政快递企业深耕农特产品市场,加强冷链寄递建设,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专业化寄递服务。持续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育行动,紧盯乡村干部、农村电商主播、返乡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加快培养一批掌握专业化生产、数字化经营技术的“新农人”,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多元特色 充分释放服务业迸发活力
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是我县精心打造的高品质商圈和个性化特色商业街区,更是生活性服务业增长的新引擎,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一站式消费需求,也为企业和商家带来了商机。
恰逢暑假,每天吾悦广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有超市、特色餐饮、影城、亲子乐园,停车也很方便,一有时间我就带着家人来这里逛逛。”市民程女士告诉记者。
坚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我县全面推动吾悦广场、海悦城、颐高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聚力招引一批聚人气、体量大、业态新、带动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流量经济,丰富购物娱乐、健康养生、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加快推动商贸流通呈现出现代化、特色化和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7月24日,莉源农庄内,一个个饱满圆润的梨子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听说农庄的梨子熟了,我们开车来这里看看,准备采摘个三四十斤带回去,让亲戚朋友们尝尝鲜。”家住县城的市民张磊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梨子,一边拍照发朋友圈。
今年,我县大力发展生态采摘、农事体验等休闲农旅项目,持续推进梨花语、月亮湾景区建设,融合黄河故道文化,丰富项目体现形式。精心策划扁担港特色渔村建设,联动首乌基地、淮河入海水道入海口、宋公堤遗址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海滨休闲、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渔港经济、生态康养、海上运动等海洋旅游业态,绿色能源、养殖、旅游耦合效应不断增强。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