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山:守护老人晚年幸福的退役军人
2025-08-01 08:33   浏览人次:

  李功仁
  在东坎街道新安村,有一所叫乡村别墅的老年公寓,里面住着一群开心快乐的老年人,其中年龄最大的近百岁。优良的服务,加上像天然氧吧一样清新、优美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非常惬意。有些老人在公寓里已生活了十七八年,其他老人都住了七八年或十来年。守护老人晚年幸褔的,就是我县优秀退役军人、乡村别墅老年公寓创办人王延山。
  年过半百、在当兵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的王延山,1991年12月从连云港警备区退役。在家里照顾自己生病瘫痪母亲的切身经历,让他想到社会上还应有更多像自己母亲这样身体状况的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机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08年,他毅然决定创办滨海县乡村别墅老年公寓。
  办好老年公寓,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行。于是,王延山专门腾出时间,报名参加南京钟山学院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学习。后来,他还陆续取得养老护理一级/高级技师、营养配餐师等相关专业资格任职证书。
  创办初始,由于社会上了解和相信的人少,老年公寓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尽管如此,王延山仍坚持做到工作激情不降、伙食标准不降、服务质量不降、员工报酬不降。渐渐地,创新的经营理念、优良的服务品质、家常味道的餐饮,成了老年公寓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面对瘫痪、危重的入住老人逐步越来越多,王延山始终坚持践行自己的初心和承诺,努力把公寓办成全天候无异味、无抽烟、无虐待“三无”老年公寓。
  在老年公寓日常管理上,王延山狠下功夫,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领管理团队,对每一个服务环节、服务流程认真研究,精心细化设计,确保不仅操作符合规范要求,还要符合每位老人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平时,他注意利用公寓的闲置场地,开发建设零星菜园,为老人提供蔬菜补充;在公寓各楼层,他还适时适量适地增加绿色植物,让老人们不仅品尝到花样翻新的家常的餐饮味道,还享受到如同天然氧吧般的舒适环境,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随着入住老人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及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人手紧张起来,王延山于是根据需要招聘工作人员。有时人员没到位,他就亲自上护理一线,参与打扫卫生,给老人心理疏导、烧饭、修理水电设施。公寓哪里有需要,他就上到哪里,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创办老年公寓18年,他坚持在一线工作了18年。期间,不论严寒酷暑,他坚持每天早晨4点多亲自去县城批发市场买菜,精心挑选各种新鲜、时令食材,让老人们10天内每天吃的菜肴和点心不重复。仅粥类,他就别出心裁,要求厨师准备荷叶粥、竹叶粥、黑米粥、银耳粥、水果粥、五谷杂粮粥等20多个品种,自公寓成立至今从未间断,深受老人们称赞。
  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愉悦老人心情,王延山经常邀请当地老年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积极鼓励入住老人参与互动;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帮助老人们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优良的服务品质和社会口碑,使乡村别墅老年公寓在盐阜地区乃至全省的名声越来越响,入住的老人也越来越多,高峰时90多张床位基本住满。
  入住老人理发不方便,王延山自学手艺给老人们理发。现在,这手艺已逐步传授给每个楼层的护理阿姨们。给瘫痪在床的老人及病危老人的理发难度较高,他就亲自上手。给病危老人洗澡、穿寿衣,有些护理人员不愿意干,王延山除了不厌其烦地向她们灌输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还亲自带着她们开展安宁守护服务,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自创办以来,老年公寓累计收到100多位居住老人的子女赠送的锦旗,并获得“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称号;他个人先后获得省“卓越技师”,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社会组织先进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在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军区等7个部门联合评选“江苏省首届百名退役军人创业之星”中,王延山获得“公益爱心”奖;在市第二届暨省第一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他以“父子两代兵、创新创特色”养老项目为主题参赛,荣获一等奖。
  戎装褪去,本色不变。王延山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好养老服务各个关口,以一名军人的情怀守护着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