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赵越 李蓥吉) 8月21日,通榆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处暑识韵·传承文化”二十四节气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趣味讲解与动手实践,让辖区青少年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气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化身“节气讲解员”,借助生动的图片和民间故事,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处暑的“前世今生”:从“暑去凉来”的气候特征,到“放河灯祈平安”“吃鸭肉防秋燥”的民俗传统,一个个鲜活细节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河灯真的能漂到很远的地方吗?”“除了鸭肉,秋天还适合吃什么?”……面对一连串童真提问,志愿者逐一细细解答,使节气知识如细雨般地浸润着童心。
手工挂件制作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彩纸、剪刀,发挥想象创作起来:有的剪出灵动的大雁,呼应“鸿雁南飞”的物候;有的画上饱满的稻穗,寄托“五谷丰登”的期盼;还有的认真写下“处暑”二字,用笔墨留住夏的印记,感受秋的韵脚。孩子们互相帮忙剪裁、粘贴,小小的手工作品里,藏着他们对节气最纯真的理解。
“原来处暑有这么多讲究,这个挂件我要挂在书包上!”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挂件,脸上满是成就感。他们说,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觉得传统文化离自己很近。
此次活动让青少年在体验中亲近传统、触摸文化。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二十四节气为纽带,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