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超) 今年以来,天场镇坚持把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抓治理,美环境。在14个村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网格化管理,明确“门前五包”责任,教育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共建共管,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生活垃圾专人负责、转运处理等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村组干道、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完成村庄、集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用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环境卫生观念的改变,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的良性循环。
抓宣传,造氛围。利用乡村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栏和户外广告等方式大力宣传,引导村民形成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新风尚,摒弃赌 博、迷信等旧习气。通过大力宣传模范引领,用身边的“小故事”说透理论“大道理”,以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优良作风引领风尚、滋养人心。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村组、校园、企业开展微宣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勤劳创新致富,推动“脑袋”与“口袋”共“富”。通过多种方式营造群众积极参与、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扎实推进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
抓示范,树榜样。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签订拒绝酒驾承诺书,带头执行简化婚丧嫁娶礼仪等活动倡议,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完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积极吸引威望高、口碑好的“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推选有担当、有能力的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建立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举办学习会,把优秀人和事的美好品德,通过微信群、广播等渠道,大力宣传她们的事迹,弘扬正能量,让群众学习有榜样,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