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艺婷 张明浩 滨轩) 近日,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成功完成LNG低压压缩机首次全流程自主检修,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江苏滨海LNG接收站在关键设备运维能力建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此次检修历时56小时,由站内1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团队独立完成,涵盖设备拆卸、零部件检测、零部件修复、试运行调试等全流程作业环节。
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绿能港”此次LNG低压压缩机自主检修的成功实施具有多重意义。在技术层面,团队攻克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瓶颈、装配工艺复杂等关键技术难题,建立完整的检修工艺标准。其次,在精益管理层面,相比外委检修节省成本约30%,在大大缩短检修周期的同时,提升了检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力撬动公司整体效能提升和流程变革,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最关键的是,在安全保障方面,通过自主掌握核心设备维护技术,显著提升接收站运行可靠性。
“我们建立了包含186个检查要点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特别是采用三表找正技术,将设备安装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现场技术负责人齐帅朋表示,“这次检修就像给低压压缩机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清洁能源枢纽之一,“绿能港”设计接卸能力达300万吨,承担着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保供任务。近年来,该接收站持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方面投资建设专业化的维修车间和实训基地,配备齐全的检测工量具;另一方面,通过“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方式培养了一支30余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此次自主检修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夏季用气高峰提供设备保障,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