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尚
从夏粮总产与单产增幅稳居全市前列,到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节节攀升;从省级和美乡村的连片涌现,到“蓝色粮仓”的加速崛起,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个个扎实成果,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到来,滨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丰收的故事。
丰收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坚定守护。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没有粮食丰收,乡村振兴便如同无源之水。我县始终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以“钉钉子”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如期建成8.78万亩高标准农田,守住100万吨粮食年产“基准线”。科技成为粮食丰收的“关键变量”,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场景,如今被无人机植保、智能农机收割的现代化画面取代。科技与土地深度融合,丰收有了坚实的支撑。
丰收是“产业链延伸”带来的价值跃升。如果说粮食增产是丰收的“基础版”,那么产业增值就是丰收的“升级版”。我县没有停留在“种出来、收上来”的传统模式,而是围绕“农”字做文章,推动产业链从“田间”向“车间”“市场”延伸。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4%,粮油果蔬、肉制品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滨鲜四海”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土特产”走出了乡村、走向了广阔市场。令人欣喜的是,“耕海牧渔”的新路径正在拓展,深化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优化“陆海接力”养殖模式,陶湾海洋牧场运营质效稳步提升,丰收的内涵从“陆地”延伸至“海洋”。
丰收是“和美乡村”里的幸福滋味。丰收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生活上的舒心。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后,对“好日子”的期待也更高——干净的庭院、畅通的道路、便利的服务。我县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为重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1350户农房得到改善,2000户农房改善目标稳步推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绿美村庄、特色田园乡村接连创成,乡村成为“生态之地”。
丰收是“强村富民”路上的共同富裕。多渠道拓宽增收路径,让丰收惠及每一位农民、每一个村。我县实施返乡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壮大“新农人”队伍,健全就业稳收、转移保收、经营创收长效机制,农民不仅能通过种地增收,还能通过创业、就业、改革分红等多种方式赚钱。村均自主经营性收入增长20.3%,源于“干部联村、一村一策”的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商、辅助加工等项目,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当农民有了奔头,农村有了活力,丰收就不再是“一户之喜”,而是“一村之乐”。
这个农民丰收节,庆祝的是金黄的稻谷、饱满的果实,更是农民的新生活、农业的新未来、农村的新变化。只要始终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滨海一定能让丰收的故事年年续写,让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越画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