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北街道:多举措绘就人居环境新画卷 
2025-08-06 07:00   浏览人次:

  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近日,走进坎北街道,眼前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错落有致的农房外墙上绘着栩栩如生的农耕彩绘,街角的口袋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唠嗑、孩子们追逐嬉戏……一幅“环境美、乡风正、生活甜”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坎北街道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下足“绣花”功夫,使辖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攀升。
  靶向发力,破解环境顽疾。针对以往存在的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杂物占道等老大难问题,街道成立专项工作组,实行“班子成员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级联动机制,逐村(社区)逐户排查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通过“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清理陈年垃圾点30余处、乱堆乱放杂物200余吨,拆除残垣断壁和违章搭建15处,让“脏乱差”彻底退出群众视野。 
  精雕细琢,擦亮乡村颜值。“以前村里路不好走,晚上出门黑漆漆的,现在不仅路修宽了,路灯也亮了,饭后散步心里都敞亮!”提及环境变化,坎北街道长法村村民王大爷赞不绝口。街道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理念,对辖区主次干道进行硬化、亮化、绿化升级,硬化村组道路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种植女贞、紫薇等绿植2000余株,打造“一路一景、一村一画”的特色景观。此外,利用闲置地块打造“口袋公园”“文化小广场”6处,配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
  长效管护,涵养文明新风。人居环境的持久焕新,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街道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纳入村(居)民积分考核,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组建“巾帼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等队伍,定期开展环境清扫、文明劝导等活动,引导村(居)民养成“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大喇叭播报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让“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新模式,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