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科 梁建山) 近年来,正红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将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在正红徐徐展开。
该镇立足地方资源禀赋,把准产业脉搏,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助推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方面,持续推进“小田并大田”,发展“大田经济”,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大滩片、朱集片、仁杰片项目建设,以及三层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筑牢根基。另一方面,深挖草柳编、浅水藕种植等特色产业。全镇沿河沿路栽植杞柳10万株,助力草柳编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全镇水产品社会化服务联盟,加大对水产品经营主体的帮扶力度;以“昧洋豆腐”为基础,按照“五统一”标准打造豆制品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正红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此外,积极推动农特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建立溯源体系,强化品牌塑造,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该镇大力推进“党建+文化振兴”,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力度。统筹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充分用好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舞台、篮球运动场等文化活动阵地,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在农家书屋,不仅藏有各类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书籍,定期举行农业技术培训和讲座,帮助农民提升文化素质、获取市场信息,还创新“农家书屋+红色党建”形式,开展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讲堂、书香正红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了解当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文化长廊和广场等基础设施,并绘制具有民俗韵味的墙绘,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乡村充满文化气息。
该镇始终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党建+环境整治”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利用“红黑榜”“党员路长制”和门前三包等举措,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建立“十户一组”工作模式,实行常态化管理,每月开展环境清理专项行动,并设立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为清洁日,确保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整治过程中,对主干道、河道、排水沟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理,对主要道路车辆无序摆放、店铺占道经营等现象开展联合整治,对河坡两侧裸露泥土进行美化绿化,努力打造“水清、地绿、景美”的宜业宜居新家园。
下一步,正红镇将继续深化“党建+”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实现更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