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北街道: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2025-11-07 09:10   浏览人次:

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为切实守护生态环境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秋收以来,坎北街道对秸秆禁烧工作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以系统化举措织密全域禁烧防护网,确保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见一块黑斑”的工作目标。
        高位统筹强根基,责任链条全拧紧。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秸秆禁烧工作专班,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细化出台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与考核办法。构建“街道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田块)”的四级网格体系,将责任精准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形成“区域有人管、地块有人盯、问题有人处”的全链条管理格局。 
      多元宣传造氛围,禁烧自觉入人心。聚焦“政策入脑入心”,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平台,高频次推送禁烧政策、焚烧危害及典型案例;线下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宣讲,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告知书》等形式普及法规知识,同时出动流动宣传车深入田头巡回播报,借助村“大喇叭”在早晚重点时段循环播放宣传。宣传中同步讲解秸秆还田、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引导群众从“要我禁烧”转变为“我要禁烧”,营造“不能烧、不敢烧、不愿烧”的浓厚氛围 。 
      精准防控筑屏障,常态监管不松懈。建立“科技+人力”双重防控机制,运用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关键地块进行实时监测,同时组建4支专业巡查队伍,科学规划路线,聚焦傍晚、夜间等易发时段开展不间断巡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应急物资储备点、组建灭火小分队,健全“发现——上报——处置”快速响应闭环,确保火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街道督查组实行全天候督查,每日通报情况,实行“第一把火”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者严肃追责问责,以刚性约束倒逼措施落地。
      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切实以精准管控守护蓝天净土,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筑牢环境根基。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