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赵公民 王瑾 梁建山) “原来,黄瓜藤蔓要这样搭架,圣女果还能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近日,在县农业园青少年实践基地里,孩子们围着农技员认真学习果蔬种植技巧,这是园区关工委“护苗”行动的一幅生动场景。今年以来,县农业园区关工委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整合园区资源,从思想引领、实践赋能、安全守护三方面入手,打造全方位“护苗”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思想“育苗”,厚植家国情怀。联合退休老党员、农业专家组建“红色宣讲团”,深入周边中小学开展“听老农技员讲奋斗故事”主题宣讲活动。老党员们结合自身参与园区建设的经历,用通俗语言讲述农业科技发展历程与乡村振兴成就,让青少年在鲜活故事中感受时代变迁。同时,利用园区党建文化长廊、农耕文化展厅等阵地,组织“红领巾讲解员”志愿活动,让青少年在讲解中学习农业知识、传承农耕文化,累计开展志愿活动6场,覆盖学生800余人次。
实践“壮苗”,提升综合素养。依托园区产业优势,打造“农耕实践课堂”“科技体验基地”两大平台,设计沉浸式实践课程。在农耕实践课堂,青少年参与播种、施肥、采摘等农事劳动,学习辨别农作物品种,掌握基础种植技能;在科技体验基地,农技员通过智能温室、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设备展示,讲解农业科技原理,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今年暑期,园区关工委还举办“小小农艺师”夏令营,吸引50余名青少年参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意义,培养劳动精神与创新思维。
安全“护苗”,筑牢成长防线。针对青少年安全防护重点,园区关工委联合公安、消防、医卫等部门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等方式,普及交通安全、防溺水、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发放安全手册600余册。同时,对园区周边河道、路道等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设置警示标识20余处;组织“五老”志愿者参与校园周边巡逻,配合学校做好放学时段安全疏导,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安全防护网,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