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建在“家门口”
2025-10-24 07:03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刘琪
  10月21日,记者在位于八滩镇新街社区的滨海星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几十名工人分坐在流水线旁,拉线、剪线、焊锡、组装……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完成加工的电子芯片整齐码放在货架上,即将发往合作企业。可谁能想到,这个热闹的生产点,半年前还是一处闲置厂房。
  近年来,新街社区将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内引外联创办集体增收项目,同时配套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让社区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既鼓了村民腰包,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3500元左右,农闲时来干活,农忙时也不耽误照顾家里,太方便了!”该公司员工李育凤边熟练地在焊锡,边笑着向记者分享务工感受。
  今年5月,新街社区投入20余万元,对社区内闲置厂房进行装修改造,引进并创办了滨海星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技术和设备难题,社区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公司与镇民营创业园内的华源磁业公司达成合作——由华源磁业公司提供全套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社区干部则负责日常生产管理,形成“企业+社区+村民”的合作模式。 
  “我们瞄准‘家门口就业’这个需求,就是想让村民不用外出奔波,既能务工增收,又能兼顾家庭。”新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向东介绍,目前公司主要为华为、小米等企业代工手机无线充电器相关电子元器件,针对村民实际情况实行弹性上班制和计件工资,已带动45名村民灵活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手机分享